阅读记录

第243章 举重若轻透心亮[1/2页]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中秋月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实际上再过二三十年,HK的娱乐业依旧值得内地仰望。
  一座七百万人口的城市,横向对比下。
  也就类似内地的一大堆省城,甚至都比不了京沪粤这种超一线城市的体量。
  然后人家从八十年代就天天有演唱会,而且是本市推出的明星。
  更不用说这些明星们唱而优则演,演而优则唱,形成了巨大的影视产业。
  反正影视歌三栖跳来跳去的交叉发展,极其繁荣热闹,还反过来到全中国赚钱传播文化。
  这种水准到三十年后的国内,都没哪家能做到。
  这里面固然有特殊位置形成的特殊地位,但绝大多数明星都是本地发掘。
  起码也说明个问题,明星并不是那么稀缺的玩意儿,就看怎么培育。
  HK影视歌娱乐业的特点就是集中在市民化的家长里短,无论是大量的TVB神剧还是各种街头巷尾武打片、警匪片,都很接地气。
  这一方面给了HK市民很舒坦的娱乐放松,在这个城市飞速发展的阵痛期,起到了缓解作用。
  反过来也就摒弃了比较深刻的思考,乃投乐嘛,能吧嗒就行了,搞那么深刻谁关心呢。
  成天上班都累了,就想看点轻松不动脑的,哪怕慢慢最后退化思考,成了被人任意宰割的韭菜也无所谓。
  普通人哪里能看到这么远呢,眼前舒坦就行。
  所以HK文化最多颂扬到狮子山拼搏精神就够了,深的也不谈,文化人们更是迎合市场只谈简单轻松的,恰饭赚钱嘛,不寒碜。
  但总有些人会想做点什么。
  黑仔就是这样的人。
  从他的不甘心,不随波逐流,就看得出来他的痛苦。
  跟大势扭着真的很挣扎。
  现在看向荆小强的目光已经变得灼热。
  真正是“人生于世上有几个知己……”
  但不是友谊不友谊的问题,而是未来的革命事业你懂我。
  这会儿他还有理智:“譬如说该怎么做呢?”
  荆小强笑笑,站起身来:“刚才有首《doesyourmotherknow》,很俏皮的来自英国,我们改编成了专门到空军地勤战士那里慰问演出的《蓝天狂想曲》,我表演下……”
  说起来歌手还真是方便,说什么废话呀,走着。
  这已经是他演得无比娴熟的曲目,巴掌大的营房、阵地都能演。
  唱跳俱佳那种,连伴奏都不需要。
  就利用化妆间的桌椅当道具。
  表演出一个空勤小螺丝钉的心气儿。
  立刻就让人明白这首歌的目的是什么,也顺带吸引了陈丹尼和一帮幕后人员推开门挤在那探头。
  这时候幕后人员们对罗伯特已经是另外的观感。
  救了整场演出的大佬吧!
  还是吃惊他这样又红又专的歌唱,甚至可能猜测是不是被迫的。
  但又不得不承认荆小强的表演感染力足够强。
  荆小强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想,只要表达给自己要表达的人就行了。
  唱完,探头看看王峰他们也在那边,抬手示意:“过来帮我伴奏《祖国》!”
  不是他非要伴奏,而是这首歌用合唱更有内味儿。
  谁知道杜若兰她们马上就跟着挤进来,认真的和王峰他们分列。
  稍微停顿下就开始,其实也只有一把吉他,一把小号和长笛。
  但是够了。
  鼓手直接拍门板,王峰抓了两瓶水敲桌子边。
  对高手来说,飞叶也能伤人。
  现在水瓶也能感人。
  何况还有荆小强这等大杀器。
  低矮狭窄的化妆间,恰恰能够给他提供足够的声场共鸣!
  他没唱,只哼出背景里的贝斯低音,让整个空间瞬间有种被笼罩的感觉!
  就像人声乐团阿卡贝拉里面,往往有个男的看起来啥声音都没发,其实这货才是最重要的角色,他一直在用低沉的鼻音或者体腔共鸣提供色卡纸。
  同时指挥大家,这首歌一定要合唱。
  独唱很难表达出那种万众一心的感觉。
  特别是有水平的合唱。
  很容易表现出那种齐心协力,有条不紊的社会合作化气息。
  小毅他们都是音乐高手,音准很强,嗓音不管怎么样,合唱是没问题的,杜若兰她们已经唱了好久,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十来个人吧。
  在荆小强的手势调动下,愣是用极其复杂的四声部合唱,让这十多个人不停的交替搭配,打散又编成不同组合。
  吟唱,歌唱,美声,通俗,环境音,伴奏音,节奏音,男声的沉稳雄壮,女声的悠扬轻灵,不停交缠又分开,你追我跑,你跳我跳……第243章 举重若轻透心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