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8章 搞什么呀,我是来搞事业的![2/2页]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中秋月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了吧。
  其实回过头看,
  改开前面十多二十年能有所成的,
  大多不是那种特别聪明的。
  就是认死理卯足劲的用笨功夫才能成大业。
  起码跟陆曦比,荆小强就属于脑瓜子聪明却三心二意没恒心的家伙。
  时代都会证明陆曦是对的。
  荆小强看着蹲自己身前的大雕,
  哦,
  是大熊,又有点佩服了。
  侧身跟卧佛似的撑住头:“下个月我去HK公演,一起去不?”
  没想到陆曦想想摇头:“不了,这个月的皮草销售已经开始有起色,下个月一定要抓住旺季,而且要在全国都铺开销售,所以我才想这几天多陪陪你嘛。”
  荆小强腹诽非得凑这么几天吗:“钱又赚不完!”
  更没想到陆曦居然:“我妈说你明年上半年资金压力有点大,歌舞剧院的工程款差得多,要等蒲东滨江花园卖完才能缓口气,我多卖点你就轻松点嘛……”
  这么好的财神婆,荆小强彻底没辙:“唉……搞得我好像卖身修房,你们才是大爷。”
  陆曦就喜滋滋的把荆小强拎走了。
  安宁再过来又晚一步,很冒火:“她们沪海的太不像样子了!”
  潘云燕还阴阳怪气:“在唱片公司被成小姐喊走,今天还没下课又被陆小姐喊走,吃个梨消消火。”
  安宁很想造反:“当官有钱的就了不起呀,小强一年到头大把的时间都在这边,凭什么全都给她俩占完了!”
  杜若兰隐约听出点什么:“哟,你这意思是明目张胆的也要分点了?”
  安宁连忙遮掩:“我是觉得她们太耽误事儿,小强现在正是出业绩出作品的时候,哪能成天缠着这么温柔乡呢?”
  杜若兰就半信半疑的呵呵,开始注意了。
  兰玲依旧全程半明不白。
  但把安宁跟得很紧。
  因为跟不上荆小强的影子啊。
  再说荆小强也同意她跟着安宁去HK下剧组。
  罗莉这段时间得了荆小强的建议,又给她买了套小彩电加放像机的组合在寝室,天天狂刷《戏说乾隆》。
  拷兄们神通广大的搞到了全套录像带,一大叠翻来覆去的看。
  确实没必要去HK浪费时间。
  现在全校都流传她才是荆小强最照顾的女生,也影响不到她半分,疯了似的拿各种编剧专业的教材、范本练手。
  荆小强还建议她多找老师提问,他没怎么看过还珠等后来的清宫戏,但这年头几乎是电视剧蓝海。
  因为观众如饥似渴。
  拍出来就有人看。
  更重要的是,九十年代真的是电视剧赚钱的黄金发展期,只要上了路,可以一直赚到二十年后。
  那就真的有钱搞艺术了。
  现在电影基本是赔钱,出专辑就是赌报应了。
  荆小强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紧赶慢赶的在走之前推出第一张大学生摇滚(民谣)专辑。
  从暑假到现在收了一大堆校园乐队写出来的歌曲。
  三四百首吧。
  筛选之后留下二十首,先自己唱,把录出来的小样跟《When
  you
  are
  old》一起,又发还给全国各地高校。
  一来是各高校乐队可以横向比较下别人的创作水平,二来创作者们也感受下自己的歌曲,当表现歌唱到极致是什么样。
  然后接下来各乐队可以选择直接拿一万块一首的买断版权费用,荆小强唱,但是挂他们的名儿。
  也可以拿路费到沪海或者平京录唱片,然后最后分成多少钱看销售情况,有可能赚不到钱。
  一万块呀。
  大学生们爱好写歌唱歌,居然能赚到万元户。
  这个刺激可以想象有多大。
  第一批这二十首歌果然大多都是倾向温情、明亮的风格。
  肯定成了各大高校乐队疯狂研究的样品。
  之所以能成为大学生,那么就是已经掌握了学习能力,能够迅速适应新标准的少数聪明人了。
  荆小强愣是用钞能力,让高校摇滚音乐的风格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但让他最开心的,恐怕还是所有二十首歌曲,没有一支乐队选择拿一万块的买断费。
  全都在第一时间表示马上赶到沪海来录歌!
  借钱凑路费都要马上过来。
  断不能给小强增加负担。
  这些可爱的大学生,想的是怎么能把风险全都压在小强身上。
  而且他们是真的热爱音乐,能够发表出专辑已经是莫大的荣耀。
  可好些乐队来了沪海又厚脸皮的嘿嘿嘿:“我们只是来看强哥,我们伴奏,还是你唱,论唱功怎么跟你比呢!”
  小聪明他们又不缺。
  荆小强笑骂着带上进录音棚。
  《1991高校摇滚金曲串烧》两盘磁带盒装专辑,销售价格九块九。
  价格已经很便宜了。
  还附赠一张明信片。
  上面可以勾选二十首歌曲打分排行的投票!
  免费寄回来以后,就可以形成高校摇滚金曲排行榜。
  第一个国内音乐排行榜榜单,就这么闪耀登场了。

第368章 搞什么呀,我是来搞事业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