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边说边往内院走,到了贾政书房,贾琼站在贾政书桌前,老老实实的背起文章。
那篇《略地论》虽然是他现场所作,然而他记忆力极佳,一字不差的背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
剩下的一些诗词文章,都是前世就早已记熟了的,倒也没什么问题。
只是他内心很瞧不上贾政这假正经、假清高的作态。
也实在有些疲累,不想在他身上浪费太多表情,全程就老老实实的背着书。
无论贾政是激动是叹息,是茅塞顿开或者喟然长叹,他就这一个表情,配合着贾政回答:“是,嗯,啊,对,孩儿也是这样想的……”
贾政问他是如何想到这样做的,他说是吃饭的时候就突然想到的。
贾政问他这处怎么用了这个词,他说当时只想到了这个词。
贾政教训他这一处写的不好,他表示下次一定注意。
态度绝对恭敬,话语全然应付。
这是巴普洛夫的狗教会他的道理,如果他热情回应积极请教,让贾政尝到甜头,那么以后这样的事情只会更多,贾琼将会烦不胜烦。
果然,敷衍的次数多了,贾政的热情得不到回应,慢慢的也就意兴阑珊。
他心里觉得,自己这个儿子聪明是聪明,有才华也是有才华,但是这个性子实在不讨喜,实在是太木木呆呆了。
跟他讨论,他什么都不说,说了也全然不通。
贾政实在郁闷的很,看一旁书童把这些东西都记下来之后,就胡乱指教了他两句,让他离开了。
见人离开之后,贾政看着那些文章,怎么也想象不到,这竟然是自己如此钝拙的儿子写的。
罢了,不管这些烦心事,明日倒是可以与那些客卿相公们谈一谈,到时一定会很有心得。
此时已经月华初上,群星闪烁。
出了贾政的书房小院,贾琼长出一口气,走到无人处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
虽说服用过再造丹,脑域也开发之后,今日这一天的活动量并不足以真的累到自己。
但心里就是觉得很疲惫,毕竟要应付这么多的人。
看来以后独立出去,要找个清闲营生做才好。
应付完贾政之后,还要应付贾母。
想必此时老太太已经收到消息了。
果不其然,还没走出多远,老太太身边的丫鬟就来请他过去。
老太太屋里乌泱泱一堆人,什么想法的都有。
不过好在到底是常年处于后宅,且又并没看过那些文章,
在场的人大部分都只当贾琼只是写了两篇还不错的文章,并没有意识到其价值。
最多不过询问两句,夸奖两句,再敲打两句。
贾琼全程表现的恭敬有礼,谦虚顺从,众人无可指摘,也就放他回去了。
看贾琼走了,众人又热热闹闹的说起今日收到的寿礼来。
虽说是不大肆操办寿宴,只自家人小聚一番,但今日仍然是府上人员齐至,老少皆贺。
府外也有那些往日相交的,着人备了礼里来。
不过是贾琼走的早,没有看见罢了。
回到自己院里的时候,看见自己屋里灯黑着。
找人问了一下,这才知道,原来晚柳之前月钱被克扣了一些。
下午凤姐打发婆子过来送东西的时候,一并给补齐了,足有一吊多钱。
傍晚的时候,晚柳等不及贾琼回来,就告了个假回家给父母送钱去了。
另外,凤姐还送来一个丫鬟,名叫小红。
小红早早的就等着贾琼了。
得到贾琼允许之后,她才进屋点灯,收拾一应物件。
刚刚贾琼就是问的她。
小红贾琼是知道的,在原书
第11章 苦应付贾琼得红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