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章 贾清瑾从容应考校[1/2页]

红楼:我有因果系统 晚秋闲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酒家楼,雅间。
      沉香倒流,琴音淡淡。
      一中年人正在旁边的小案边泡茶。
      北静郡王水溶坐在窗前桌几一侧,转头见贾琼来了,笑着伸手示意道:“请。”
      贾琼见礼,从容坐下了。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倒是好诗,这几本书也极有意思。”
      听见水溶竟然知道这几本书是自己写,贾琼丝毫不觉得意外。
      谦虚道:“王爷见笑,区区小作,不值一提。”
      “清瑾不必过谦,我只是好奇,怎得这几本大作,不在青石书斋刊印?可是青石哪里有不妥之处?”
      “说来窘迫,几本荒唐言,竟劳动郡王亲问——并非书斋不妥,是那处清孤高阁,几本胡话,怕贻笑大方,不敢献丑罢了。”
      “过谦!清瑾又岂是怯场莽撞之人?如此选择,想必有你的道理。
      呵,不必紧张,只是我那表妹极喜爱清瑾的书,托我来问问。”
      “是……王爷,既如此,晚辈就直说了。”
      水溶:“洗耳恭听。”
      贾琼:“青石书斋底蕴颇丰,只是近年来中心总在学术道义上,对于百姓来说,未免曲高和寡,阳春白雪。”
      水溶:“如此不好吗?打造一个读书人心中的圣地、不可逾越高峰,成为天下学者心中的出版典范。”
      贾琼:“并非不好,如此自有其过人之处,只是根基却不在百姓之上。”
      水溶:“民间不识字者众多,买书人更少,对于读书人来说,他们看不上话本杂书,自然以子史经集为要。”
      “……正是”,贾琼心中暗叹,时代的局限性啊,“不过,向来人先习字,再读文章;
      我想试一试,能否写出极有意思的故事来,可让众人口口相传;
      先引起人们的兴趣,再加以引导,让他们知晓识字的重要性;
      继而可以尝试普及一些简单的字的识字方法。
      算来平日里琐事所需,百余字足矣。”
      水溶:“为何如此大费周章?”
      贾琼:“夫子只开学生之智,尚不能惠及万民;然而民生之智又岂可轻忽?”
      水溶:“可惜芸芸众生大都耕猎渔牧,行商做工,识不识字并无大碍。”
      贾琼:“岂可如此?!
      民不开智,实为大患。
      识字可读书,读书可知理。
      明理可以辩是非,不为流言所扰,不为琐事所困,不因利废国,不以欲纵心。
      历来清明帝王无不开民智而广纳言。如此,如何无大碍!”
      “善,极善!”水溶微笑颔首,抚掌而叹。
      赢了小小一场辩论,贾琼面上毫无自得之色,反笑问:“郡王其实也是如此想的吧?方才是试探晚辈。”
      “哈哈,不至于此,不至于此!”
      水溶顾左右而言他。
      贾琼也不纠结,自斟自饮,闲适怡然。
      水溶见此,暗中点头,十分欣赏。
      也饮了一口茶,感慨道:“方才清瑾所思所想,历来也并非无人思考,只是大多成效不大。
      今后清瑾能有几分造化,本王拭目以待。”
      “另一桩,青石书斋今后会调整发展策略,预备铺开书铺,
      多向中

第29章 贾清瑾从容应考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