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一十章 回归秦皇宫[1/2页]

重生大秦我为皇 小胖小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看面前这情景,很显然,叔孙通把他吩咐下来的事情,做得很彻底。
      这一路上,嬴守都不得不佩服自己当初留用萧何、张良以及叔孙通的选择。
      萧何,把他重视春耕的意志,实施的彻彻底底,治理的大秦境内一片安详。人人都在期盼着春耕,人人都在为大秦歌功颂德。这就是萧何之力。
      同样,一路走来,学子无数,天下各地皆已立起了学堂。
      百姓们,家长在田地农耕,孩子在学堂读书,显得十分热闹而有秩序。
      这一点,与曾经的大秦相比,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遥想孝公商鞅变法之前,大秦境内,人人私斗成风,百姓苦不堪言,举国上下,穷困潦倒。
      在经过孝公与商鞅的鞭罚之后,大秦面目一新,人人战意昂扬,举国上下,逢战必至,这是曾经大秦大兴的原因,同样也是大秦灭亡的原因。
      大秦兴于人人敢战,毕竟有战就有赏。
      可在大秦一统天下之后,战乱已经平息。唯有北方匈奴胡人,还被始皇帝修建万里长城阻挡在外,这基本上就断绝了大部分人的晋升之路。
      如此一来,雄师一般的大秦,就此沉睡,发挥不出自己的威力,也没有再进行变法,岂能天下不亡?
      而如今,嬴守的大秦,不仅人人充满战意,更人人充满希望。
      能依靠战争晋升的人,毫不犹豫,把目光放在投军之路上。而其他人,则将目光放在读书之上。
      这就是嬴守更具数千年来,华夏历史文明结合而成的一套系统秩序。
      在这套秩序之下,不需十年,大秦定可文能兴邦,武能安国。
      这才是真正的天下。
      “读书考取功名!”
      “真没想到,大秦竟有这般奇谈,陛下,奴婢终于知道,为何中原会这般人才鼎盛了!”
      银月摇头叹息一声,满脸佩服的看向嬴守。
      “哼,现如今的大秦,算不得人才鼎盛。再过十年,你将会看到,天下人人皆才,这才是真正的人才鼎盛!”
      嬴守负手而立,说话间,满脸自信之色。
      在后世,有不少人对儒家思想有着迷一般的抗拒,总觉得这天下,正是因为一群儒学士子,才导致华夏发展一直停滞不前。
      甚至在后世,还有这样一番说法:“仗义皆是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这些人,完全把孔孟之道,贬低得一文不值。
      然而事实上,真正了解过孔子和孟子,以及孔孟之道,儒家学说的人,皆不会这般想法。
      毕竟学问是学问,思想是想,儒家学说,即教人学问,也在改变人的思想。可一个人的思想并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
      树有参差不齐,人心更为难测,若仅仅只因历史上那些贪官污吏,就把天下儒生学子贬得一文不值,这绝对是偏激的思想。
      试想一下,那些名流千古的人物,如狄仁杰、王羲之、谢道韫、蔡文姬这些存在,岂不也是读书人出身?
      因此,学问是好的,但怎么用,就得看人心了。
      也有人觉得,儒学之所以数年前来,一直被各朝各代推崇,只因为那些高高在上的帝王,想用这一套桎梏天下百姓,以至于更好的统治天下百姓,让天下百姓在礼仪教化之中,失去了反抗之力。
      然事实真的如此?<

第二百一十章 回归秦皇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