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一章 诸葛亮[2/2页]

继汉 中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才,无论在哪,都是天才!
      诸葛亮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才!
      外在的生活环境对他影响不大!
      更何况,北海这边的教育环境,肯定要比荆州那边好得多吧!
      所以,刘备才下定决心,借助蔡邕之名,招募诸葛玄,提前把诸葛亮收入囊中!
      ……
      蔡邕离开之后,刘备便带兵返回临淄。
      “拜见使君——”王修亲自出城迎候,神情之中,满是钦佩。
      刘备之前的所作所为,确实惊世骇俗,胆大妄为!
      不过,随后的种种现实证明,他所作的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
      否则的话,如今整个青州都将会像平原郡国那样,流民遍地,战乱不休……
      再加上,刘备离开之时,所讲述的社会分工的概念,也让他在学术上颇有收获。
      经过半年多的研究与实践,王修此时更加精干,心中对刘备的印象,已经与当初完全不同。
      众人回到府衙,刘备便迫不及待的询问城中形势。
      “启禀使君——”王修拱着手,仔细说道:
      “如今,临淄城内,还有数万军民,没有生活来源……”
      “全靠之前使君卖官所得钱粮,勉力支撑……”
      “但如今,也已经消耗殆尽!”
      “下官曾经组织军民,制作农具,补贴用度,但却收获不大……”
      “还请使君尽快打算,为他们寻找一个安身立命之业!”
      “嗯……”刘备点点头,对于王修的主观能动性,很是满意。
      不过,现在这种小农经济下,单单只靠手工业,怕是养活不了太多人口。
      “北海那边情况如何?”刘备转而问道。
      “子羽那边军民虽多,但却可以煮盐捕鱼,也能支撑下去——”
      王修拱着手,面带忧虑,道:“不过……这却不是一个长久之策!”
      “我明白……东莱那边呢?有宪和与太史子义的消息吗?”
      “使君离开不久,太史子义便从辽东返回!”
      “宪和先生拿着刺史令书,让他在子羽那里借了三千兵马,维持东莱稳定……”
      “不过,东莱那边虽然稳定下来,但他们一行却被排挤南部各县。”
      “无妨——”刘备摆了摆手:“太史子义回来就好!”
      东莱郡处在山东半岛上,几乎占据了半岛的所有海岸线。
      其郡治位于半岛北部、渤海沿岸的黄县,可以在这乘坐海船,顺着一连串的岛屿,行至辽东半岛。
      而且,郡内的大部分县治和人口,也都处在半岛的北部,渤海岸边。
      不过,在它的南部,也有几个县治,濒临黄海,与徐州的琅琊国接壤。
      由于北海国的一部分深深的插入到东莱郡腹地,使得东莱南北交通不便。
      在郡治黄县,很难辖制南部各县。
      所以,太史慈和简雍被东莱太守排挤到南方,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刘备捏着额头,暗自思索——
      如今,齐国、北海、与东莱,加在一起有近二十万军民,迫切需要自己拿出足够的口粮,养活他们。
      而且,还要找到一个能够容纳这么多人口的产业,让他们安身立命。
      这就是他所面临的、迫在眉睫的致命问题!

第五十一章 诸葛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