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区的场面打开了,那这个数量将十分的可观。
“这是三件塑料雨衣,没票,我也只能给你搞到这么多了。”
塑料制品在这年头也是个稀罕物,也只有糖厂这个大国营才会有一些供应。
“三件就三件。”与孙根结算完帐,谢辉没在县城逗留,赶回刘门,他与阿丽约好,今天带她们娘俩赶集。
为了赶时间,谢辉这次没有坐翁大龄的顺风车,而是选择了坐班车到东乐镇,再坐人力二八大杆自行车到刘门乡。
这样,可比坐翁大龄的骡马板车快多了。
看了一下时间,才是早上的十点。
正是集市高峰期,街上挤满了人,谢辉一时间找不到阿丽娘俩,不过昨晚上他与阿丽约好了,如果碰不上面,就十点以后到供销社门口等他。
谢辉正准备直接去供销社门口时,就又碰到了上上个集日的卖鱼老翁,当时这个老翁被金火和阿飞抢走了鱼货,还遭拳打脚踢,谢辉把口袋里的剩余一块钱给了这个老翁。
谢辉叫了一声:“师傅,你这鱼怎么卖?”
那个老翁一喜,但见到谢辉猛然想到那日之事,略显尴尬,不过,马上又变喜悦了:“小伙子是你啊,我这鱼不卖,送你。”
“老人家你好,还记得我?”
“记得记得,就是,就是……”老翁涨红了脸,当时他接了谢辉一块钱,说好了要还的,可这都十几天了,自己……
人家也是海边人,吃鱼还用买?肯定是讨债来了。
“老人家,你别误会。我可真不是来向你讨债来的,再次碰见就见缘分,能聊聊天吗?”
“小伙子,我……我真是燥死了……”
“老人家,你这话说的,那我下次碰见了就装没见着?”
“不是,我……唉…”老翁叹息。
“鱼好卖吗?”谢辉问。
“唉……”老翁又叹息。
刘门乡穷的很,谁省点钱肯用去买鱼,买猪肉不香吗?
再加上老翁不会推销,好卖才叫见鬼,开不开张都是个问题。
“上次听说你是榜上村的?”
榜上村地理环境跟榜尾村差不多,但因为更靠山里,比榜尾村还穷,到刘门乡有十几公里路程,全是羊肠小山道,中间得经过榜尾村。
生活环境有多糟糕,可想而知了。
“是啊,榜上村的,到榜尾村还有十里地,我记得你叫谢辉……”
“你老人家记性真好,问一下老人家叫什么名字好称呼?”
“唐启友。”
“我叫你一声老唐吧。老唐,你今年多大了,这是自己打的鱼?”
“六十有三了,当然是自己去打的。”
“厉害啊。”谢辉向唐启友竖起大拇指,道:“鱼的品质也不错。”
“嘿嘿,挑捡点好的来卖……”
“像这样的鱼货你一次能打多少?”谢辉又问。
“打多少有什么用?除了换换口味,还不都倒粪坑里当肥料?浪费啊……”
“老唐,打点好货,挑到榜尾村来卖……”
“咳咳……咳咳……”
唐启友真不是有意要打断谢辉的话。
打点鱼挑到榜尾村去卖?
你怎么不说你榜尾村渔民打点鱼挑到榜上村去卖?
第43章 阿丽穿新衣俊俏,赶集日偶遇卖鱼老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