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三章 半岛之旅[1/2页]

跨越十二年的对话 左岸逆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半岛电视剧的制作方式,与国内不同。
      在半岛,生产和播放电视剧的只有三个平台,分别是bc、kbs和sbs三家电视台,其中kbs是半国家性质的电视台,sbs和bc则是纯粹靠广告收益赢利的私人电视台。
      而半岛电视剧制作模式,实行的是编剧中心制。
      虽然没有明确定义,但“好莱坞编剧之父”罗伯特?麦基认为:作为总指挥,他出来动手写其中的几集,还要监督常规演员阵容,选择演员和客串明星,决定拍摄计划和制作预算,甚至对片中音乐、置景、化妆、表演提出决定性意见。
      在这样的制度中,编剧具有较之导演与明星,更高的话语权与决定权。
      从剧本走向到细节、演员挑选与表演等,均以编剧意见为主。
      在半岛,一部电视剧的影响力分配,大致为:编剧占7080,演员占20,导演占20。
      编剧,是整个团队的心脏。
      这是半岛所有从业者的基本认知,一位金牌编剧的稿酬,通常和片中最大牌的男女主角片酬不相上下。
      而编剧,也并非属于电视台内部人员,多有自己的团队,甚至是公司,用于接洽和剧本创作。
      洛成想要将09年的西卡,打造成一位金牌编剧,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而且,让她成为编剧,创作出的剧本,还能提供角色、ost等等资源,为队伍里的其他成员创造机会。
      这样的西卡,得到的不仅仅是自身的成长,更是整个团队的进步。
      最重要的一点。
      如此重要的她,只要不出现重大变故,就算再过几年,还会出现15年的事件吗?
      现实不是戏剧。
      如果能够没有冲突,平稳而顺利的成长,怕是没有几个人,会想过那刺激心跳的生活吧。
      苏贤晶作为金牌编剧,出道也有二十余年,代表作有《我的女儿素英》、《灿烂的遗产》、《检察官公主》、《49日》等。
      其中最出彩的作品,便是《灿烂的遗产》。
      不过自从19年《我的黄金色人生》之后,她就没有了新的作品,处于半隐退的状态。
      接到华国乐新娱乐的邀约通知后,苏贤晶是有些茫然的,不知道对方是想做什么,不过既然是一位有钱人,那她也不会拒绝。
      说不定,还能拉到一笔投资。
      就算她现在没有作品,也不是不能带上团队里的后辈,给他们铺路。
      地点,就定在了半岛首尔。
      倒不是洛成太主动,而是想借此机会,去首尔看看,当作是旅游吧。
      三十多年的生活,不是穿着开裆裤不懂事,就是把青春献给了学校和公司,偶尔的几次所谓旅游,也是在附近的山区景区转转。
      出国?
      似乎还是第一次。
      “和两年前不一样了呀。”
      仁川国际机场,程霜紧了紧羽绒服,开心的打量着四周。
      她啊,是作为翻译跟过来的。
      谁让洛成不会半岛语呢。
      说来奇怪,他和西卡的聊天中,西卡发过来的信息全是华语,而他发过去的华语应该也变成了半岛语。
      否则,09年的西卡不可能看得懂。
      这也是为什么,最初洛成不肯相信西卡自我介绍的原因之一。
      易向珊没有跟过来。
     &n

第二十三章 半岛之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