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说穿了就是销售能力,怎么把我们的专辑卖到各个城市,以及抽成比例是多少。”
安以冉也是头疼,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就难了。
“是啊,但是怎么卖?我们一个城市一个城市跑?虽然有大的代理商,但是也顶多能占个三四成的比例,更多的是其他只有区域的小代理商,这些都是要跑的。”
顿了顿,刘帆继续道:“我们现在就这么点人,跑完全国成本太大,而且后期的维护费用也是如此。”
“说是如此说,但是我们有个别人所没有的优势,如果能利用好,未必需要我们跑多少。”
安以冉想了想,说出了刘帆惊愕的话。
“我们有什么优势?我们这一穷二白的刚成立公司,没有什么是能利用的。”
安以冉淡然一笑,自信的说道:“嘻嘻,你是不觉得,我说的优势就是你自己,你作为创作人兼歌手,只要你能在前期继续创作出厉害的专辑,那么就不一样了,虽然我们需要全国的代理商,但是代理商又何尝不需要我们?代理商拿专辑做什么?不就是想赚钱,只要我们销量高,有钱让他们赚,难道他们不会做选择?”
这下子刘帆是明白了,恍然大悟道:“你是说以质取胜,以量开道,让他们反过来要跟我们合作?”
“没错,追根究底,不就是谁的销量大,代理商就听谁的?歌迷只要肯买单,代理商就肯上门要货,难道送上门的钱他们还不要?只是我们一开公司,那么肯定会受到排挤,如果你不能够创作足够多的歌曲,那么向外面邀歌就很难了。”
安以冉说到这里,也是一阵沉默,这创作歌曲可不比其他活,有可能灵感来了一张专辑几天就能搞定,但是没有灵感,那么几年甚至十几年也未必能创作一首歌。
虽然她也想做大公司,但是把所有压力集中在刘帆身上,她也是没有其他办法。
创作能力就如同地基,上面能盖什么样的楼,完全就是取决于地基稳不稳,能不能承受住上面的压力,地基不稳,上面盖再漂亮的楼,一场震动就可能要了这栋楼的命。
刘帆在前世听过,一个富二代仗着家里有钱,砸了十几亿就想在娱乐圈站稳脚跟,但是以纯商品的模式经营公司,疯狂砸钱挖角。
虽然挖到不少的明星,但是很多创作人直接被人掐住,挖来挖去没挖到几个。
整个新公司也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作品,投资更是投一个亏一个,最终也只能灰溜溜的重新回去做富二代。
所以说巨头为什么被称为巨头,这不是没有原因的,除了它的资本强大之外,创作能力稳定才是它的核心,每年都能稳定推出至少一张一线歌星水平专辑的能力,可是巨头专属。
安以冉不知道刘帆现在脑子里藏有多少歌曲,所以对于这种以力证道的方式,还是更加担心。
当然,安以冉不知道,刘帆作为本人,可是一清二楚,以力证道的方式,他喜欢。
&n
第八十五章 协商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