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到时候,怕是会动摇大汉根基啊!熟轻熟重,还请皇上三思!”
此人身穿官服,五十来岁,不是别人,正是当朝大司空袁逢。
张让之死,仕族得利最大,而且,黄巾军所到之处,世家大族,皆受到沉重的打击。
黄巾,才是世家最大的敌人。
所以,袁逢站起来,为吴云说话,也再正常不过。
“臣附议!依臣之见,皇上不只不该治吴云的罪,还应重重嘉奖吴云,如此一来,既能够展现皇上博大的胸怀,又能振奋我军士气,请皇上三思!”
“皇上三思啊!”
“不可治吴云之罪!”
清流一党,见袁逢已经站出来,自然跟上,一个个上前一步,替吴云求情。
见众臣的反应,灵帝眉头微微皱起。
黄巾之乱一起,他不得不解除了党禁,致使清流一党抬头,很快在朝庭之中,占据了优势。
这,并不是灵帝愿意看到的。
“皇上,不可饶了吴云!吴云杀了张常侍,与皇上可以说是杀父之仇,皇上胸怀自然宽广,但此等贼寇,又如何能够放过。”赵忠道。
“臣,附议!”
宦官一党,立即发动了反应。
整个朝庭,吵得不可开交,让灵帝心烦意乱。
“都给寡人闭嘴!”灵帝大喝道:“吴云杀死亚父,最在不赦,但又立下大功,应当奖赏,寡人自有计较。赏罚必须分明,但此时,国难当头,应以大局为重,传联诣意,册封吴云为东海侯,领伏波将军军衔。至于他刺杀亚父之事,朕不敢忘,也不能忘,待黄巾之乱平息,寡人定会找吴云算帐。”
“皇上圣明!”
一干大臣听了,全都拜伏在地。
……
不提洛阳朝堂之事,却说那吴云被卫兵带着,朝襄阳刺史府而来。
徐谬见吴云到来,连忙将其迎了进去。
“吴将军,快快请坐,来人,奉茶!”
很快,便有卫兵,端了一杯清茶,吴云喝了一口,这才问道:“不知大人召我来此,所为何事?”
徐谬脸上,露出了笑容:“吴将军,你刺杀张让,与我有恩,再解襄阳之围,又救我于水火,今日请你来,特为感谢你而来,将军有什么需要,只管提便是。”
听了徐谬的话,吴云眉头一挑,客气道:“刺史大人言重了,我吴云乃是热血男儿,做这些,都是应该的,说到需要,我还真有一个。”
“大人,我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你能够通融一二。”
“哦!但说无访。”
“大人帐下,有一位将领,希望能调到我帐下听用。”
“谁?”徐谬心头,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
“黄忠!”
果然,徐谬不由露出危难之色来。
黄忠,被称为荆襄第一名将。
武力过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更练得一手好箭法,此次,如果不是黄忠固城而守,估计襄阳城已经被攻破。
所以,吴云想要调走黄忠,徐谬还是有些肉痛的。
第124章 朝庭的反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