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二十七章 喋血阳安关(七)[1/2页]

天下安康 鸣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无论是黄明辽还是柴绍,都没能完成挑灯夜战的想法。这瓢泼大雨下的,就是想挑灯,也没有那个条件。
      无边夜幕下,无论是明军还是唐军,皆不得不进行休战。
      可是谁也不敢后退,于是双方就在战场之上,各寻遮蔽之处,然后就在被血水染透的土地上直接歇着了。双方打了一整天,已经是疲惫不堪,因此各自躺下,鼾声是此起彼伏,你很难想象他们就在刚刚,还打生打死。
      也有很多人混着血水,大口大口的吃着炒面。
      自李世民从河北返回李渊身边后,也给唐军带去了炒面技术。这种制作简便、食用方便又耐储存的食物,一经出现在唐军之中,就风靡一时。
      这大雨天,饭是不可能有的,身边有袋炒面算幸运的。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自昨天中午就没有吃饭,很多已经饿地脱力,只得逮着混了血水和泥土的雨水猛灌,以图充饥。
      战后的炼狱场,一副千奇百怪又普普通通的众生相。
      这个休战夜,或许是很多人所能享受的最后一个安静的夜晚了。
      黄明辽冒着大雨,来到前沿阵地,看着对面在雨中酣睡的唐军,脸色肃穆,不发一言。过了良久,黄明辽才返回帅帐。
      “这样可怕的部队,决不能留啊!”
      黄明辽第一次对一支敌军有这么大的畏惧。这样的敌人,若不能及时消灭,来日将会付出百倍、千倍的代价。
      黄明辽坐在帅帐中一夜没有睡,等待着明日的一战,他相信对面的唐军没有底牌了。
      而柴绍坐在阳安关的城楼上,一夜也没有睡,同样是等待着明日的一战。他送往利州的求援信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封,可是俱没有回信。直到今天,他除了身边这一千多人,真的没有可用底牌了。
      这一夜过得是如此的短暂,很快天便蒙蒙亮了起来。
      这时在血水中泡了一夜的将士,继续拿起手中的武器,开始鏖战,仿佛之前一夜的休战,从没有出现过。
      东菜园、水岭、龙泉头、鸡冠隘,到处都是明、唐双方鏖战的战场。
      很多人已经无力去思考为什么要打这一仗,只剩下机械的杀戮。
      或许是昨日的一战让唐军将大部分的精力都发挥了出来,到了天明再战,唐军已经明显地显露出颓势。
      而是明军数量远多于唐军,在双方硬对硬的碰撞中,几乎用人力优势,活活将对方压垮。
      负责突袭明军后军的杜士远和庞相寿,节节败退,不到一刻钟的时间,连续三道求救信送到柴绍手中。
      其实不需要他们送求救信,柴绍也看到了他们所面临的局势。
      “全军出击,与明军决战!”
      柴绍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已经后悔昨天没有全军压上了。先是敢死队,接着是骑兵,一点一点,跟添油战术一般,是最致命的错误。
      众将纷纷劝阻,皆是以雨大难战为由。
      更有人建议柴绍,可等待淮安王的军队赶到,一同出击,方有胜算。
      眼看众人推诿,柴绍愤怒地喊道:“你们难道以为,打到今日,我军还有退缩的余地。明军已经完全知晓我军的计划,再不进行,出击各部将会被明军各个歼灭,我军只有败亡的下场。”
      至于李神通的援军,

第二百二十七章 喋血阳安关(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