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爷们娘们大概戳破脑袋也想不到吧。
关于邹府的事,她七七八八地说了些,其实只是九牛一毛便已经哄得下面叫好声一片了,别人只当是她瞎编的,但正是其中的真实才吸引了这么多茶客。于是第一天,上座率八成,第二天便有十成,第三天老板没理会茶客们后背贴后背的抱怨,在里面多塞了好几张桌子。第四天……
第四天老板给九丫分了成,是原来那绽银子的三倍还多,还试着问要不要多开几场。正喝着茶清着喉咙的九丫笑嘻嘻地点头答:“我觉得大先生那几场时间正好,要不跟他换换。”
第五天,大先生罢讲了,九丫在堂子上跟他打了个照面,笑着说:“先生一把年纪,还是回乡养老吧。有我在一日,怕是您在这里立不了足。”
第六天,九丫将所有的场次都占了,但是她觉得喉咙有些痛,可听到那老头儿已经回家打包时,她觉得再说几场也值了。
这样一混,九丫在茶寮里开讲已经第七天了。她声音有些沙哑,坐在老板拨给她的包厢内,喝着柴胡递来的药水问:“人走了吗?”
“要走了。阿九,你这嗓子……”
“不打紧,人走了我就养嗓子去,以后改你说,我以后只对你讲。”
本来觉得心里有愧的柴胡顿时感动得快哭了,正想再说点什么,却有人敲门进来。
058 邹家的八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