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但段丁兰只是低着头不说话。
      小七是她坚决要生的,罚也应该罚她。
      她心里默默做了决定,等老六回来,就把六房分出去。
      到时候罚款还不上,也只是拆他们这间房,不会连累爹娘他们。
      宋如霜感觉到母亲情绪的紧绷和低落,朝她怀里蹭了蹭。
      还是让空间种点更贵重的作物才行啊。
      也不知道三位叔伯枣子卖得怎么样了。
      宋如霜念叨他们,隔天去临县卖枣子的三位叔伯们就回来了。
      六十斤枣子全部卖出,赚了四十六块八毛。
      全家人都乐疯了。
      只有宋如霜听到这个数字差点昏过去。
      她忘了这是八十年代,普通工薪阶级每个月二三十块的工资就已经是非常体面的了。
      三位叔伯为了省钱,还没有坐车去,借了个三轮车,蹬了两天到了临县。
      来回路程时间,加上卖枣子的时间,也就六天。
      六天赚了四十多块,这在八十年代的农村是敢都不敢想的。
      宋老太太激动的抱着宋如霜亲了好几下。
      宋老三也感慨道:
      “我们这个枣子跟猪肉一个价格呢,但不到两天就卖完了,走的时候还有人问我们什么时候再来。”
      宋老大问道:“娘,家里还有多少枣子,我们过两天再去一趟,我算了下,照这样卖,我们一个月能赚起码一百五!”
      宋家人都跟着激动起来。
      这样一说,三个月就能赚四百五。
      另外,每年春节,宋老六回家都会带三百多块回来,加起来差不多就能还清了!
      都不用上外面去借了!
      宋老太太两声说好:
      “到时候你们不仅卖新鲜枣子,家里晒干的枣子,熬煮的蜜枣都可以拿去卖,价格再定的高一些。”
      这话让家里的媳妇们燃烧起斗志。
      冬天正是农闲时,家里的地就简单种些萝卜大白菜,时间很充裕。
      之前担心枣干和蜜枣做多了浪费,现在一听可以卖钱,一个个都摩拳擦掌起来。
      两天时间就做了三十多斤出来。
      宋老四和宋老五也决定跟着去买枣子。
      兄弟六个凌晨推着三轮抹黑再次出发了。
      宋老太太欣慰的目送他们,心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冀。
      只要大家再努力一些,靠着卖枣子凑齐罚款应该没什么问题,最多可能差个一两百。
      保险起见,她打算给六儿子打个电话,询问下过年能带多少钱回来,顺便让六儿子听一听小七的声音。
      于是当天下午宋老太太就带着儿媳孙女去村委给六儿子所在的单位打去电话。
      人不在。
      等了快两个小时,宋如霜都睡了一觉了,她爹才打电话过来。
      本来她还想听听亲爹的声音,毕竟当了十六年的孤儿,她真的很想被父亲唤一声闺女。
      但电话只持续了两分钟,对面就突然匆匆挂了。
      宋老太太听着挂断的嘟嘟声,愣了愣神,随后收拾了下心情,转头对上六儿媳疑惑的目光,笑道:
      “老六太忙了,改天再打吧。”
      回到家后,宋老太太独自一人在院子里踱步,面沉如水。
      电话里,她听到了陌生女人的声音。

第8章 第一桶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