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七章 《兰亭集序》现世[1/2页]

我收藏家的身份被村花曝光 铁不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另外,安排一下,腾出最好的位置,我打算把镇馆之宝拿出来。”方醒说道。
      博物馆开馆了那么多天,也商量过很久,可一直都没有敲定他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时间难以抉择。
      尤其是方醒这个老板没有说话,袁韶华和周文彬他们讨论得再多也没有办法。
      “镇馆之宝?”袁韶华惊喜不已。
      听老板这话的意思,镇馆之宝还是他没有看过的。
      老板家里还有多少重宝,他作为头号员工,都不得而知。
      “什么镇馆之宝?”赵老也靠近过来,询问道。
      显然,他也很感兴趣。其实,所有人对方家的藏宝室都感兴趣,只是没有冒昧问而已。正所谓财不露白,大家都懂,不能要求人家公开呀!
      方醒笑道:“之前我还在犹豫,要不要拿出来。毕竟这件宝物非同寻常,后来想了想,是应该让它重现世间了。”
      呃!
      这话说得,貌似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宝物呀!
      要知道,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已经够震撼的了。但方醒还是没有犹豫就拿出来展览,可见,所谓的镇馆之宝,珍贵性尤在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之上。
      蛇首和羊首的出现,吸引了不少人来参观,算是这座博物馆最受欢迎的文物。
      “我靠,到底是什么宝贝呀?”刘世军也走了过来。
      直播间的观众同样被吊足了胃口,一个个竖起耳朵,直播间的公屏都安静了许多,平时那可是密密麻麻的公屏发言。
      “你们就不好奇,我是怎么习得书圣王羲之的书法真传的吗?”
      嗯?这话什么意思?
      难道,你有王羲之的作品?
      所有人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想法。
      “说说看。”
      “你家不会有王羲之的作品吧?”赵老都紧张期待起来。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了不起了,确实是一件稀世之宝,影响力巨大。
      众所周知,书圣王羲之没有真迹传世下来。他的传世作品虽然不少,但都不是原作真迹,而是后世临摹出来的。
      南朝、唐朝,王羲之的真迹还是很多的,流传也广,只不过大都在宫廷。
      唐朝之后,王羲之的真迹十不存一。
      帝王们对王羲之书法的喜爱崇拜,这才是导致书圣真迹毁灭殆尽真正原因。
      皇权时代,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他们提供了绝对的权力和财力来搜集王羲之书法。可是,一旦改朝换代,兵刃相残,生灵涂炭,生身父母亲生儿女都无法顾及,何况内府那些书法。
      比如桓玄的一投、梁元帝的一烧、唐太宗的一句遗嘱等等。
      东晋末年,当时桓温之子桓玄操纵朝政,此人极其猥琐,篡权做了几天皇帝,即狼狈下台,仓皇逃命之际,把携带的二王书法都投进长江。背后的阴暗心理是:我得不到的,你们也别想得到。
      梁武帝搜集王字相当有收获,得到二王书迹七十八帙七百六十卷。这批真迹幸运地躲过了“侯景之乱”,但在544年,西魏军围住江陵,梁元帝见大势已去,出门投降前,放了一把火,把梁朝积

第一百二十七章 《兰亭集序》现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