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都去了医馆,老三是去接李宜。
李姝没把颖儿带到客栈,她认为陌生环境,孩子还是待在母亲身边,会比较有安全感。
敲门声起,这是李宜来了。
打开房门,果然是李宜。
提着大包小包的,李姝接过孩子,放到床上。
又告诉嬷嬷和红柳绿柳住一起,在隔壁,赶紧去洗漱。
把老三也打发了,去陪着村长。
“颖儿,半天没见到外婆,想不想外婆。”
“外婆,想。”软软的声音,呆萌呆萌的。
两岁的孩子,口齿应该是清晰的,一个多月前,小家伙,话都说不出,可见之前在王家,过得多憋屈。
李姝“老三给颖儿上户籍改姓了。”
李宜“挺好的,娘,老三这事办的不错,虽然没事先和您商量,您可不能怪老三。”
“怪什么,颖儿跟着母姓,挺好的,颖儿肯定特乐意姓李。”
“我们颖儿跟着外婆姓,开心不开兴,外婆给颖儿攒钱学医好不好。”
屏风后泡在木桶里的李宜听到母亲的话,一个念头一闪而过,没来得及抓住。
以后她要失宠了,老太太眼前最得宠的是最小的那个。
走出屏风的李宜,看到床上正在逗乐的一老一小。
小的抱着一块银元宝,对着老的傻笑。
老的还挺开心的,夸赞颖儿这么小,就认识银子,知道银子是个好东西,还让小家伙攒着,长大学医用。
颖儿没见过银元宝,还是闪着光的银子,觉得好玩。
“娘,薛大夫说,大嫂今夜吃药,烧也退不了。”
李姝心里是有预感的,现代一般感染,也要三五天才能正常的退烧。
可是古代医术落后啊,这样烧下去,真的会出事。
李姝头都不转的继续和颖儿玩,一边和李宜说,
“薛大夫,就是今天给你大嫂医治的那位,她有没有说怎么才能退烧。”
“娘,薛大夫是给大嫂医治的那位女大夫,她说今天要准备药材,煮药,明天给大嫂泡药浴,一是让伤口好的快,二是退烧。”
“娘,回来前我和大哥也说了,让大哥不要着急上火,不过我没敢和刘叔刘婶说。”
这孩子心里都清楚,有了希望,再有个万一,到时给老大岳父岳母的打击,就真的不好说了...
李姝这才抬头看向,坐在椅子上喝茶的李宜,终于有一个头发不滴水,披散头发的了。
“要不要叫小二,上碗面给你吃,给颖儿也来碗炖蛋。”
在医馆时,吃过老三带的吃食,都不饿。
李宜边说边走向床边,趴在床上。
现在也不知道老大岳父岳母要不要吃。
娘啊,二哥把事情都交代给小弟了,小弟性子是没有大哥,二弟稳重,可是也很是靠谱。
现在天虽然还没黑,不过也快了,她只想睡觉。
母女俩躺在床上絮絮叨叨说了很多,也不知不觉中睡着。
入睡前,李姝才想起来,忘了问老三药方的事,只能明天问了。
一觉醒来,听到楼下小二吆喝声,“客官,早上的吃食,都是刚从乡下村民手里买的,很新鲜,您慢用。”
李姝看到旁边李宜,颖儿还在熟睡。
推醒李宜,赶紧起来还要去看刘氏。
等李姝母女下楼,看到已经坐在大堂,精神稍微好些的老大岳父岳母,还有村长等人。
李姝赶紧上前,见礼致歉,让大家
第二十八章 旧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