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树,东西厢房一边一棵,显得院子生机勃勃。
老大去街上买晚饭,老二收拾房间,只有闲着的李姝,拿着扫把扫院子的落花。
次日,老大和老二去饭馆,找销路。
李姝也想去街上,不过县城规矩多,又是陌生环境。
她不敢一个人出门,只能待在家里,等待消息。
中午老大老二,一头汗水回来,两人脸上都没喜气。
这是没卖出去啊!
李姝“没卖出去,是因为人家有货源,还是因为其他的。”
她担心被人为难啊。
很多时候上面的人,都没把你放在眼里,但是下面的人,为了讨好上面,会给别人不断的找茬,直到你消失,或者抖起来。
老大摇摇头“不知道,不过饭店说鸭子不好吃,店里点的客人很少。”
不好吃,哪里不好吃了,是他们不会做。
不过养鸭子的人也少,鸭子太能吃了,不喂粮食,都长不大。
还是她家养在稻田里,才养得起。
李姝对这样的结果,很是无言。
如果把做鸭的方法,告诉饭店呢?
其实也不靠谱,万一人家拿了菜谱,最后不买她们的鸭,她又能怎么样呢?
还是得想办法自力更生。
老大和老二分头,去找铺子,适合卖熟食的铺子,家里养了啥,把啥做熟了卖,也不用担心以后没地方卖。
活鸭子不到四斤,整只做熟,最多也就三斤,卖便宜了亏,卖贵了没人买,还是得好好想想。
李姝在想前世,走大众平民路线的餐饮,哪样更适合东至县。
东至县有个码头,由于河不结冰,一年四季货船往来不息,码头会有很多苦力,搬运货物,那里也是人流量最大的。
人都需要吃东西,花两个铜板买个肉包子,还不如多花几个,吃顿有肉有油水的饭菜。
卖饭的话,就需要到县衙去办手续,相当于现代办理税务登记证,拿着税务登记证才能去买粮,顺便交税。
官府真是聪明,用这种方法避免人低价买粮,屯粮,还能收税。
也不会耽误你做买卖,每次买粮虽是限量,但不够拿着证再去买就好了。
只要你是真正做买卖的,也不用怕官府查。
听说最南边和东至县的政策不一样,具体不一样在哪里,李姝也不清楚。
她只想顺顺利利的把店铺开了,卖她的快餐。
老大老二跑了几天,找了官府中介,还有私人中介,最终才在码头附近盘下一个铺子。
花了一百四十两,铺子前面只有一间半大小,后面有个小院子,有两间小房间,房间可以住人,一间厨房,还有口水井。
这个价格其实不算便宜,可是这个价格找不到比这个更好,更适合他们的铺子。
铺子买好,老大老二也要去打听学堂的事,夏收过后三兄弟都要入学。
老大老二计算家里的人手,怎么计算也抽不出人手,到铺子干活。
两人想着帮母亲分担,料理铺子的事情,结果被李姝狠狠教训一顿。
李姝也再三的告知老大老二,他们三兄弟,最重要的是入学,考功名。
李宜的事,就是因为家里没权势,才被人逼迫成这样的。
铺子的事情,不管是人手还是其他的,她自有办法。
第六十章 县城买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