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他们父子的别扭劲,皇上岂会不留饭,气气楚泽。
“我和皇上已谈好,我们可以继续过安稳日子。”
楚泽温润如玉,慢慢的道出。
“你答应皇上什么条件了吗?”
以皇上那无利不起早,亏欠了别人,也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狗脾气,能轻易松口,比太阳从西边出来听起来更不可信。
楚泽对着李姝笑着摇摇头,不再言语。
李姝不知是说话不方便,还是不能说。
不过她一贯不喜好逼人,等楚泽想说时再说,她不着急。
从这天以后,李家一家老小没有搬到新赐的秦王府,而是把现在住的府邸,更换了牌匾。
这座宅子就是秦王府。
秦王府依然紧闭大门,不开门迎客。
府内的人,除了参加皇宫的宴请,不会参加宫外的任何宴会。
李家一家躲进小楼成一统,就这么到了第二年春。
这年春,老大三兄弟由于身份的变化,不用奔波劳累的回东至县,参加科考。
这年春,朝廷宣布攻打大魏,一统江山。
整个大齐朝廷上下,都忙的脚不沾地,坐下就要打瞌睡的状态。
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时,李姝才知道,大齐粮食一年三熟,两熟并不缺粮,为什么还会用朝廷政策倒逼人,去开荒种田。
又为什么大齐攻打占领一地,就要实行东至县那样严厉的政策。
等占领的地被管辖治理成熟了,才会放宽。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攻打大魏做准备。
粮草充足,兵力充足,大齐朝廷团结安稳,而大魏朝廷腐烂,人心不齐,兵荒马乱,百姓活的水深火热。
天时地利人和。
大齐发起战争,攻打大魏。
李姝在家着急等待。
大齐攻打的第一站就是她们的老家。
她还惦记着刘家村山脚下的宅子。
宅子里的地窖,那里的金银,还有那个只存在口中的密室。
李家所有人都在着急等待。
大齐第一站攻打的地方就是她们生长的老家。
尽管那里的生活远不如都城,心里依然牵挂着。
他们想回去看看。
首战告捷,不到七天就拿下了靠近金河北边的县城。
大军并没有停歇,拔营安寨,从金河南渡河到金河北。
大齐的军队势如破竹,不停的攻城略地。
大齐派出的文官,也是紧随大军之后,接管一地又一地。
大齐对刚打下占领的新城,有着自己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这套制度运行了二十多年,现在已经很完善。
接管新城的文官,只要按这套制度运行就行。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好消息一条又一条的传进都城皇宫,又传到都城角角落落,之后传到大齐各地。
如此又过了半年。
金河不管南北都完全掌握在大齐手里,治理的不错,境内安全,百姓日子恢复了平静。
李姝想回刘家村看看。
楚泽知道娘子想回去,他知道该回去看看了。
他答应皇上的事,也到了兑现的时候。
只是他不知该怎么和娘子说,这一切的一切。
还有李家悲剧的加剧来源于大齐皇上。
第132章 战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