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才看过三人的文章和诗作后,客观的作了点评。
江城可谓是十年磨一剑,如今已是到了宝剑出鞘的时刻了。
他破题中规中矩,文章言之有物,诗作亦是洒脱肆意,院试第一场应当是稳稳的拿下了。
年轻气盛的石浩仁破题巧妙新颖,文章措辞却稍显犀利。
但孙老大人最是喜欢像他这般,少年意气的后生,是以他的问题也不算太大。
不过诗作方面略显稚嫩,平仄搭配并不出彩。
尤新严的文风向来以华丽著称,却也不是空洞无物,只不过破题思路稍有偏颇。
好在那首诗作让人眼前一亮,倒是成了他的加分项。
不觉间已到深夜,距离下一场也仅剩不到半个时辰。
吴秀才干脆使尤新严将甄棒槌唤醒,早一些去贡院外候着。
旁听解题的岑殊也趁这会儿空挡,回到房中叫上了还未入睡的江家母女。
一行人趁着夜色,驾着牛车,来到了贡院前。
这回江诚等人算是来得最早的那波,排在了队伍的最前端。
子时一到,贡院大门打开了。
如上一场一样,进行了搜身,查验了上书祖上三代,外貌特征的“准考证”。
一刻钟后,候考的四人便进入了贡院之中。
第二场的号房又是重新分配过的,江诚此次亦是好运气的分在中间的位置。
他如善从流的点起了油灯,将考篮中的笔墨纸砚,整齐的摆放在了案上,正襟危坐于桌前,等待着考官发卷。
不过多时,第二场的试题发了下来。
策论一道,题为:【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第279章 院试终于结束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