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个大笑话。
这也怪她。
昨夜要不是她大半夜起来赏雪,也不至于这上午要来碑林里面眯一会。
赵琮也刚想问问陶温灵,却没想到陶温灵已经跑远了。
看着那一身白袍的身影,赵琮的心跳有些加快。
宋朝的美人们都是那种温柔贤淑的类型,偶尔见到这么一个小辣椒,赵琮都是有了别样的感觉。
不过赵琮也没多想,这种事情顺其自然就好。
毕竟是一生的事情。
“殿下,这小娘子真好看。”张二虎从地上爬起来,笑嘿嘿的说道。
赵琮看了他一眼,笑道:“怎么,不怪我踹了你两脚?”
张二虎立马正色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就是太子爷在这里再踹我几脚,我张二虎也别无二话!”
说完,这家伙还撅起了屁股。
赵琮笑骂一声,带着张二虎走了出去。
逛了一会,赵琮到了学生用餐的地方。
不过看了看人,在这里用餐的并不多。
仅仅只有十几个人,都是一些家境较为贫寒的学子。
“殿下,那边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徐志中亲自来请赵琮。
赵琮点了点头,原本想在这里吃顿饭,试试口味,不过既然陶温灵那边开始了,他也没停留。
考试的过程其实很简单,众人看着陶温灵走进了国子监的考生大殿,在一个时辰之后,这才走了出来。
期间,对于陶温灵到底能否考上国子监盘口都下了起来。
由几个年轻文生坐庄。
赌注的金额也就在几个大钱的范畴内。
小赌怡情,赵琮倒也没有过多的干涉。
而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陶温灵以入学考试甲等的成绩,成功进入了国子监。
而陶温灵的卷子也很快张贴了出来。
不得不说,确实是上等。
不管是书法还是问策,经义还是国论,都是上佳。
书法是行书,笔锋苍劲有力,不像是一个女子的笔锋。
问策出的题是如何评判西夏,而陶温灵的言辞很犀利,分析了不少陶家对敌西夏的战事,分析的十分透彻。
并且,陶温灵提出,不久的将来,西夏会再次对大宋发动战争。
这个观点,赵琮深为认同。
因为在今年,西夏会攻略大宋庆州。
这是史书上书写的内容,和陶温灵的猜测完全吻合。
经义文章方面,陶温灵书写的是一篇关于‘轻骑战的文章。
赵琮见到了这篇文章之后,也是有些震惊,这就是游击战的雏形吗?
后世那几位开创了伟业的伟人提出的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若是可以将陶温灵这篇文章细化,那绝对是一篇开创游击战先河的教科书文章。
辞赋上,陶温灵作的并不出色。
但是有了前面的铺垫,这诗词上面倒是不那么重要了。
见到了陶温灵这些题目的回答之后,诸位学子心里也有些震撼。
最终,他们也无法反驳。
赵琮回到了皇宫,心里想的却是另外的事情。
他去了福宁殿给赵祯请安。
“琮儿,国子监的事情,朕听说了。”赵祯的目光之中有些厉色。
赵琮脸色平常,询问道:“是哪位相公求得父皇?”
赵祯苦笑道:“是贾相公。”
贾昌朝?
那可是旧派的大人物啊。
第16章 天降甘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