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琮回头。
所有大臣在这一刻看到了赵琮目光。
那是一双深邃的眸子,眸子中隐隐有血丝密布。
那双眸子之中,情绪表现的很是淡然。
但是他们不难看出,这双眸子之中涵盖的怒火。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赵琮的声音沙哑低沉,声音好似有穿透力一般击碎了不少大臣的心底。
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这句话,让不少臣子们心头一阵。
韩琦,富弼这种上过战场的人,此时都有些心受震动。
这首诗,作的极好。
赵祯此时心里也有些感动。
说起来,赵祯本就是个很感性的人,正是因为他的感性和心底的谦逊,才让他的目的性并不是那么的强烈。
“吾儿……,吾儿说的好啊!”赵祯叹了一声。
赵祯一开口,顿时,马上就有大臣出言附和。
“太子殿下,高义!”韩琦高举笏板,朗声喊道。
其余三人也赶紧会意,大声道:“太子殿下高义,臣等受教!”
就在众人的齐声呼喊之中,刘元瑜脑子一个充血,一个抽搐就昏了过去。
“将刘相公送回府里好生休养!”赵祯摆手道。
明眼人也都看得出来,经过此事,刘元瑜怕是也在官家面前失去了恩宠了。
“好了,此事不必再议!”赵祯疲惫的道。
“西夏来犯,为今之计是马上出兵救援。”赵祯面色也有些忧愁。
散朝之后,赵琮本想回府,结果还是被包拯拉去了偏殿。
偏殿内,四个宰相面色都有些凝重的坐在椅子上。
倒是赵琮脸色很是淡然。
“十万人,也不知道蔡挺可以挡多久。”包拯轻声道。
韩琦也深皱眉头:“柔远是座小城,两厢军队加在一起也只有五万人,我们要尽快驰援。”
“开封府有二十万侍卫亲军司的人可以调动!”
“就看怎么调,如何调。”富弼年轻一些,话语也更为气盛。
四个人商议了很久,还是没有一个好的结果。
第一,没钱!
第二,没将!
众人都在商议的时候,赵琮坐在一旁听着。
包拯和韩琦行事较为保守,但是毕竟是新政的代表人物,在战事上面还是保持了统一的态度。
打!
富弼则是更为激进一些,想要直接正面和对方军队大规模作战。
欧阳修……,欧阳修几乎没开口。
他不会打仗,叫他研究诗词,写文章,那是无人可及。
可论及战事,他倒是露了怯了。
“诶,太子殿下,为何一言不发啊?”
这时候,欧阳修笑意盈盈的开口。
其余激烈讨论的三人顿时僵住。
他们转头看着赵琮,赵琮也抬头有些呆滞的看着三人。
“额……,打仗的事孤也要管?”赵琮问道。
韩琦脸色微微一黑,正色道:“太子乃是一国储君,岂能在战事上一窍不通?”
“请太子殿下到此来,就是想要太子殿下多听一听。”
赵琮乐了。
“说起来我倒是想到个事情,国子监的女学生陶温灵在针对西夏的战事上写了很多假设和应对办法。”
“不如诸位相公看看如何?”
“我呢,还有一百二十万贯的钱没搞到手,就先走了,不然这没钱,你们也根本出不了兵不是?”
第37章 赵琮的爆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