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理不外乎人情,既然万山长替这三人求情,那本官也不能不近人情!”
刘斌说完,将手中茶杯猛然掷在地上,也不管众学子或错愕或不解或轻视表情,衣袖一甩,愤然而去。
...
“山长大人,学生有一事不明。”
危机已经过去,陆悠然也如愿参加了学比。
可心中仍在疑虑,红藻堂前,陆长风恭敬地给万楚倒了一杯酒。
万楚轻啜一口,看起来心情不错。
“你小子是不是想问那刘斌为何一听太子之事,便一下子焉了是吧?”
“正是。”
“很简单,这刘斌乃是如今兵部侍郎宋之问的门生,当年便是他的一封密信让静南王不得不做出退步。”
静南王姓庄名陶,曾手握二十万铁骑,麾下文士猛将数百,凭借灵宝山一役,让残暴善战的南蛮大军后退百里,不得不缔结百年不战的盟约,被先帝赐名静南。
当年九龙夺嫡之争中,庄陶呼声也颇高,更有甚者说先帝原本欲传位给他。
只是后来却是当今圣上庄武登基,庄陶不得不自解大半兵权,只留下了一万亲兵,麾下功臣名将退隐无数,硕果仅存的三位猛将也被调往北境抵御大莽。
从那时起,他便从能征善战的静南王,变成了真正的静修己身,常思己过,带着王府数百文人墨客,专心地做起了学问。
数年间,静南王府先后编纂《古今诗词集》《大舜名诗通录》等诗集,共计收录历朝历代认主神图诗词两万三千余首,供民间世子诵读查询,以防失去宝贵认主机会。
其本身做为大舜少有的文道天才,大舜皇室文位继承者,不但境界深不可测,在诗词造诣上更是鲜有人及,著《静南集》一册,深受大舜学子推崇。
众多崇拜者之中,又属三皇子庄毅地位最高,痴迷劲最盛,据说庄陶的每一首诗他都能倒背如流,更有注释附本三册,以解《静南集》中诗词意境,人名地名。
三年前,就在当今圣上北上亲征时,这位三皇子更是不顾皇命,一人一骑,千里下江南,毅然与这位十四皇叔煮酒论诗雄,月夜议词豪,相谈甚欢。
那一夜,二人一问一答,和诗数首,被庄毅视为枕边宝,从不轻易予人。
如今他当选为太子,那就意味着庄武已经摒弃前嫌,开始信任这个同父同母皇弟了。
“依山长大人之意,这刘斌是知道知晓宋之问要失势了,这才会有所收敛?”
“我与刘斌也算是老相识了,他之脾性,桀骜善妒,哪有这般识趣?
除了担心宋之问失势,还因老夫恩师宋文鸾宋老将军,当年便是静南王麾下大将之一。
如今静南王得了势,家师作为其麾下老将,必然会被重新启用,说不定能直达圣听。
刘斌这小儿定然是怕老夫将你之事告诉给恩师,宋之问这只老狐狸,最喜欢收有才华之人为门生,然后拿他们做棋子布局。
到了那时,他所得罪的,就不只是你我,还有宋之问这个恩师了。”
陆长风有些愕然,正要说话,万楚轻笑一声。
“你是不是还想问,大舜以文立国,有才华者理当居其位,为何这些人能拿他们做棋子是吧?”
陆长风原本想着胸中有诗词千万,只要有了名声,有了军功,便能平步青云,一展抱负了。
“还请山长大人赐教!”
第39章 太子确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