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们没有苏枫,没有这多高科技技术。
更没有如此多的人才储备。
甚至可以说在超电子大炮的建造上,华夏就像个小学生。
就连相关专业的人才,也是一只手就可数得过来。
超电子大炮的制造技术到底有多困难,根本不用多想。
电子核的激活,超流导体加速管道的建设,强大的能源供给,甚至是专业人员的培训。
这些加在一起甚至比制造核爆弹还要难上十倍有余。
就算放在今天,全世界拥有超电子大炮的国家也是屈指可数的。
更别说那个华夏最艰难的岁月了。
至于寻求其他国家的帮助更是想都别想。
这种威力甚至超过比核爆弹强上数十倍有余的战略级武器=,其他国家巴不得你没有呢!
如果华夏对外宣称要自主研究那更是被全世界嘲笑不自量力。
单是那用于超电子加速的环形轨道制造的价格,就抵得上当时整个华夏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了。
这时,一个人出现了!
他叫,曹安国。
一个普通到不能在普通的名字。
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身为全球最顶尖的量子物理学家。
宋安国的一生,却只能“默默无闻”来形容。
自从被国家征召离开德日曼最权威的马格德堡半球实验室。
他就被秘密派遣到的西北最中心地带开启了超电子大炮的研究。
这一呆,就从一个头发浓密的帅小伙变成了一个身材佝偻的老人。
从夫妻恩爱变成了孤人一身。
整整五十年。
当时,整个华夏没有人见过超电子大炮的模样。
同时,当时的金属提纯工艺比较简陋,甚至凑不齐用来制造超流导体加速器的全部材料。
因为这事,可是急坏了曹安国他们。
国家可是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也要将超电子大炮制造成功。
因为国家的安全需要它,华夏的复兴更依靠它。
于是,没有金属提纯的工艺,我们就自己搞。
没有超导合金的加工技术,我们就自己弄。
当时,华夏的核电站还没有建成。
想要给如此大型的武器提供能源,更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
可是曹老从未想过要放弃,他利用戈壁滩的风能、地热能和太阳能,建造了至今为止华夏最大的绿茵发电站。
同时,他还改进了原来的能量储存技术,使得这些被制造出来的能量,得以顺利用于超电子大炮的建设。
后来,随着国外技术封锁的加大,研发也变得困难重重了。
为了加强超流导体加速器的结构稳定,曹安国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大陀螺,利用其旋转时角动量,这才保证了超导流体加速器的正常运行。
但是,每一次实验的机会都十分的宝贵。
星国的侦察机时不时的从高空中掠过,寻找着华夏任何可能崛起的蛛丝马迹。
可就是在这样的他条件下,他们经过反复计算、分析、研究,尽量将每一次的实验做到最完美。
终于,在二十多年以后,曹安国成功了!
当他把建造好的超电子大炮交给国家的时候,曹安国激动的泪流满面。
这期间,家里的人都以为他死了。
弟弟结婚,他没有出现,甚至连父亲的葬礼,也没来得及参加。
街坊邻居都骂他“不孝子”,“王八蛋”。
有了钱,就忘记了家里的爹和娘。
可是,他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个大英雄。
甚至在多少次,儿子被误解时。
她都想大声告诉他们,我的孩子不是这样的!
但是,他想起了儿子临行前的叮嘱,想起了儿媳离别前那不舍的眼泪。
更想起了,曹安国在临走前哭着喊得那声“妈!”
“孩子不孝,今生不能报答您!”
“来生,孩子一定在您身边,陪您老过完一辈子!”
天知道,这些年来,自己的儿子承受了多少的误解,忍受了多少的辛酸。
夜深人静时,她睡不着总是拿起儿子小时候的照片。
一遍又一遍的,念叨着儿子的乳名。
多少次,她克制不住心中的思念,想要远赴西北寻找自己儿子的足迹。
可是,她知道自己不能。
儿子是个大英雄,儿子在为自己的国,做最最重要的事。
沧海桑田,日语如梭。
如今,妈妈已经把老的走不动了,可她还是每天守在门口。
等着自己儿子回来,其实的她的身体早已被病痛折磨的不像样子。
多少次,她差点死去。
可到了鬼门关,她还是爬了回来。
因为,她想在临死前,见儿子最后一面。
可惜天不如人愿,每一个英雄都是悲情的。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良,就在超电子大炮的升级即将完成时。
却因为,研究人员的不小心,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爆炸。
实验室毁了,超电子大炮也被炸成了一堆碎片。
曹安国为此奉献了一辈子的心血,全都化为了泡影。
只不过……
比起超电子大炮的毁坏,更令人心痛的。
是这位为了国家奉献了一切的老人,被炸成了重伤。
在昏迷前,他伸出满是鲜血的手,指着那台储存着全部资料的电脑。
全身颤抖个不停。
所有人都知道,他放不下实验,放不下自己投入了几十年心血的项目。
直到被抬上救护车,这个为祖国奉献了一生的男人,还不住地呢喃着超电子大炮的名字。
说到这里的时候,宋老的声音还带着哭腔。
可想而知,他此时是何等的心痛。
三十多岁,风华正茂的年纪。
曹安国却甘心放弃一切,来到祖国最贫瘠的大西北,为华夏撑起了一片天。
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他没有给心爱的女人一场盛大的婚礼,没有给祖上留下无上的荣耀。
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
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
大圣,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像宋安国这样的英雄,本该名留青史,供万人朝拜。
成为华夏历史上的一代佳话。
更是,我等理应学习的楷模。
怎奈何,造物弄人。
现实,处处充斥着不完美。
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奉献了青春,穷极一生追求的至高理想。
却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那种心痛感,让同为科学家的苏枫深有体会。
第40章 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