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两个哥哥啊。
他们打着为她好的名义,让她稀里糊涂过了好些年,活得像个傻子。
她今日初听姐姐死讯,一是悲伤,二是生气,气顾惜夕骗她。
可现在再想想,这分明是皇帝带头,才会上行下效。
她就算是生气,也不该怪到顾惜夕头上。自然,也不该怪到独孤御头上。
“既然如此,那怡王和怡王妃也不算欺瞒臣妹。他们只是遵照皇兄的意思罢了。既没有欺瞒,这罚,也就免了吧。”
这才是清和长公主求见昭泰帝的真正目的。
她听说因为她的缘故,顾惜夕被姚贵妃投入了内狱,正要去找姚贵妃说情,又听见宫人大惊失色地奔走相告,说怡王劫狱了。
不等她打听到详细的消息,又听说昭泰帝召了独孤御训话。
她深恐因为自己的关系,让怡王夫妇遭受不白之冤,这次紧赶慢赶,赶来乾阳殿求情。
昭泰帝却不肯。
他好不容易找到了由头,可以名正言顺的惩治独孤御。
方才,他连降罪的圣旨都打好腹稿了。结果这由头的苦主,他的亲妹妹就忽然说,她不追求了,不用惩治了。
那他打好的腹稿怎么办?
“清和,朕虽也瞒着你,却和怡王瞒着你目的不同。朕是为了你好,而怡王……”
独孤御立刻叩头,趁机从袖兜里抽出顾惜夕让杰公公捎给他的帕子,装作咳嗽的样子,往脸上一捂,那双桃花眼里就泛起了水光。
“清和姑姑明鉴,御儿也是顾忌您的身体,怕您吃不消,才瞒着您的。”
清和长公主见病弱欲倒的模样,心就软的跟一团浆糊似的,又想起他母亲早逝,先帝驾崩后再无人可以护着他,越发的心疼,便想要张开羽翼,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他。
也保护他的王妃。
“皇兄听到了吧,御儿和怡王妃是为了我身体着想。先前是我犯了糊涂,现在我想通了,不追究了。不但不追究,我还要感谢御儿夫妇。皇兄也别做那恶人了,别吓到这对孩子。”
昭泰帝:“……”
他咬咬牙,不甘心道:“就算清和不追究他们,那贵妃呢?因为楚王之死,她本就伤心难过,怡王妃在灵前喧哗,惊扰死者,冲撞贵妃,这件事难道不该罚?怡王冲到内狱劫人,不把朕放在眼里,难道不该罚?”
清和长公主想说,那也是因为她突然昏倒,她的小儿媳妇不当事,慌乱之下才会惊扰到姚贵妃,也不能怪怡王妃啊。
明明一群人都在那里叫嚷,姚贵妃偏偏挑了做老实,看着最包子的顾惜夕送去内狱,这也说不过去啊。
一抬眼,却看见独孤御冲她轻摇了摇头。
跟着那“可怜的孩子”就认罪了。
“圣上所言,臣皆认罪。请圣上责罚,臣绝无二话。”
清和长公主眼里泛起了泪花:“皇兄,御儿也是一时情急,你就算要罚,也从轻发落吧。先帝可就剩御儿这一支血脉了,他又是个病恹恹的身子骨,经不起磋磨的,唉。”
她越说,越难过,竟嘤嘤哭起来。
磨好了墨,提着笔等了半天,也没等到拟旨命令的于越小心翼翼地请示:“圣上,还……还拟旨吗?”
“拟!”
昭泰帝咬牙切齿道。
可左右清和长公主眼巴巴地看着,又有文官铁笔在握,清和又提到了先帝,他这个自诩得位于先帝的皇帝,也就不能罚的太重了。
“传旨,怡王妃不知礼数,着降为二品诰命,在怡王府禁足思过一月。怡王在大内劫狱,无视法度,罚俸一年。”
想了想,还是不甘心,又咬牙补充了一句:“另,着怡王受杖刑五十,以儆效尤。”
第102章 为了王妃,他把弱点双手捧给皇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