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长嘿嘿一笑,漏风的黑牙一览无余。
“苏老先生说,要是能想通这第三个问题关键所在,就可以拜他为师。”
“至于其他两个题目答案,等到拜师后,自会揭晓。”
闻言,众人心中皆是一怔。
想通第三个问题?
这第三个问题有什么好想的?
不就是断句不一样,导致释义不一样?
有什么关键?
关键是注释的时候,要注意理会先贤的意思?
不就是这么简单的问题,有什么好想通的?
众人纷纷摇头,表示不解。
“看来,今天是见不到苏老先生了。”
“哎,毕竟是诗仙,果然不是我等普通人能够领会。”
“罢了罢了,先回去想想前两个问题,才是正事。”
“等老夫想通了,再过来拜见。”
众人有些气馁,却也无可奈何,纷纷铩羽而归。
只有虞侍郎和孔祭酒还呆在原地,陷入沉思。
昨晚兴致所至,当场拜苏衍为老师,行了学生礼。
可那毕竟只是一时激动,并没有得到苏衍正式认可。
本来他们以为凭借自己才华,做苏衍学生,绰绰有余,只会给他添光彩,可不曾想,今日这三道题,却彻底难住了他们。
前面两道题,或许有些另类,但是这第三题,可是事关儒家声誉的大问题。
有这等大问题,他们却不自知,这不是白学了这么多年?
两人面面相觑,各自叹息一声。
孔颖达深深感慨道:“还是老夫肤浅了,没想到这苏老先生的才学,已经达到如此地步。”
“老夫感觉连做苏老先生学生的资格都没有。”
虞侍郎释怀道:
“苏老先生,当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与之相比,老夫差远了。”
“老夫这五绝自此不配了。”
两人悻悻离开,但也同时约定,一同思考那第三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当日,苏衍所提三问,再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不管大家怎么思考,都思考不出一个具体的答案。
甚至有人说这几题有辱风化,不值得思考,又说这第三题不可理喻,千百年来皆是如此解释,怎么会错。
一时之间,众人对苏衍更加好奇也更加佩服。
能让当今大儒都折服的问题,这么一位石村的老人,到底是怎样的神仙人物。
......
长安城,崔家,
崔家家主崔疏童端坐在大堂中,身边是几位崔家主要人物。
崔家家主崔疏童目光冷冽,正低头细品手中温茶。
一位中年管事小跑到崔疏童面前,附耳几句。
就是这几句,让崔疏童神情飘忽不定,片刻之后才舒展开来。
“好,好你个诗仙!”
“居然能出这三道题。”
几位崔家管事不解,疑惑看向崔疏童。
“家主,可是这三道题有什么问题?”
崔疏童心思急转,微微眯眼笑道:
“这三道题有没有问题,就看是什么人解读了。”
“我大唐万千学子,他出这三道题至今无一人能解。”
“诸位可否想想其中原因?”
一人疑惑道:
“这能有什么原因,不就是题目太难,无人能解?”
“还能是什么?”
崔疏童故作深沉道:
“这第一
第49章 这三道题没有答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