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玲,她的学生居多,米兰每年都会来,都会在莫筱玲墓前汇报每年的成绩。
她看着莫筱玲的遗像,那微笑仍是这般阳光和煦。
让米兰记忆最深刻的是,莫筱玲很朴素,初中三年,总是用黑色粗皮筋高高束起直发,冬天只有两身大衣轮换,一紫一绿;夏天也只有两套职业装,一蓝一白,从没有戴过一件的首饰,可出现在学生面前的她,总是这么优雅大方,整洁干练。
她想到了一首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莫筱玲正是这样的人,成为这样的人,是多么伟大,是多么高尚,她愿意成为这样的人。
她点燃了一对红烛,从包里掏出一封信,这是她一笔一划写给莫筱玲的亲笔信:
亲爱的妈妈老师:我已经回到母校,如愿成为一名代课老师,我会继续努力成为一名正编老师,接好您的班,终身从事我热爱的教育事业……
米兰一字一句郑重地读完后,把信放在红烛上点燃,双手合十,默默祷告,她相信莫老师在天上已经收到了这封信,会祝福保佑自己进一步实现愿望的。
看着燃烧的红烛,她默默地站在墓前,她要陪着莫老师等红烛燃尽,此时莫筱玲对她曾经的关怀,一幕幕又似过电影一样闪过脑海。
在她读朝阳中学初一年级时,母亲不幸因工伤事故去世了,父亲又患了重疾,只能休养在家,家里仅靠低保维持生活。后来父亲又频繁住院手术,家里生活陷入了贫困。米兰情绪低落,整天迷迷糊糊的,学习成绩一度下降,期末掉到班里倒数第六名。
莫筱玲经常抽空在节假日或晚上到家里看望米兰,帮助她补习,周末煲了营养汤,与米兰一起去看望住院的米父,将米兰在学校的进步告诉米父,让米父宽心。有病人还以为莫筱玲是米兰的亲妈,夸道:“哟,小米妈妈真是年轻漂亮呀!”
每逢新年及换季,陪米兰去商场买新衣服买鞋子,都是莫筱玲掏钱,冬天怕米兰挨冷受冻,总提前帮她弄好厚被子,夏天怕米兰被蚊子叮咬或因太热坐立不安,又是送电蚊香又是检修空调。
米兰记得在一个中秋之夜,父亲还在医院住着,莫筱玲与家人吃了团圆饭之后,还赶来她家里陪着她赏月。
她感动之余,看着天上皎洁的月亮,轻轻问莫筱玲:“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第6章 清明祭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