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儿,爹这腿虽然不如从前,但是也没啥大事儿了。”徐老歪嘴上这么说,到底也还是对儿子的孝心很是受用,由着儿子搀扶着自己进了屋,坐在了炕沿上。
“我今天还听别人说了一个好消息,本来怕你刺心,回来没敢提。现在你嗓子好转了,这事儿我觉得你还能去看看听听,兴许还能有点收获。”徐老歪拍着小六子的手,眼睛里满是期待地说:“也算是好事成双吧。”
“啥事儿啊?”小六子不解地问。
“过两天省城里的二人转班子要来咱们乡上演出,都是二人转里的大角儿,你要不要去看看?”徐老歪点到为止,也不多说,只在“省城”,“二人转”,“大角儿”上面念了重音。
他相信儿子能懂自己的意思。
果然,小六子眼中豁然一亮。
二人转和评剧两者之间是有很多共通之处。
就连小六子从徐老歪这里学到的很多杂七杂八的曲艺之中,也包含了许多评剧基础的二人转的内容,所以他进评剧团的第一天,对着张有才临场发挥的《探清水河》,就是在徐老歪教的二人转版本之上做了一些加工改造。
所以甚至可以说,即使进入评剧团学习评剧,二人转这种曲艺形式一直也都没有离开过小六子的生活。
小六子和徐老歪都对这一点心知肚明,所以徐老歪能够确定小六子听说这场演出,会实打实地高兴。
而小六子也的确因为听到这个好消息,心生欢喜。
小镇子或者小屯子的地方戏演员都有自己的绝活儿和表演特色,这样才能独树一帜,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圈自己的粉。不过从层面来说,省城的大角儿接触到的观众基础跟他们比起来,那就是云泥之别。
高度不同,对艺术的诠释就不同,表达出来的东西自然也就完全不是一个水平上的。
拿二人转这个圈子来说,其实肯定跟四大名剧没法儿比,甚至在知名剧种的演员眼里,二人转也不过是乡下的东西。
而且,一些二人转团体和个人,为了追求单纯的利益,很多地方的二人转表演,甚至用低俗黄的内容来吸引和取悦观众,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二人转上不得大台面。
但是,作为东北地区最接地气最受欢迎的剧种,二人转也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美誉,它诙谐,幽默,趣味,节奏明快,唱词朗朗上口,在东北地区拥有十分广阔的群众基础。
徐老歪自己教导小六子多年,自然不可能让他去学二人转中的糟粕,所以这么多年以来,他很少让小六子去看地方小剧场的演出。
但是这次是省城来的二人转剧团,据说很是有名,所以,徐老歪动心了。
他想让小六子去学学省城的角儿们怎么诠释二人转,怎么取其精华。
既然评剧这条路走不通了,也许二人转这条路就能行了呢?
徐老歪如是想。
怨天尤人停滞不前一向不是徐老歪的办事准则,这一点上,他对小六子影响甚深。
当放牛的时候与
第76章 好事成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