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都只是一个主观的感受,而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去衡量。
如果我们把‘悟字如果拆开来的话,是‘吾心的意思,说白了就是‘我的心,换言之不管我们是通过静坐修心,以武治心,还是以心治心或者历事炼心,都离不开心性的修炼。这种修炼就是悟,当我们悟到了那个究竟实相,涅??妙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得到大自在,也就是我们可以有高的悟性了。
悟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四品的境界,第一品的境界就是自信。一个典型的历史人物代表就是项羽。项羽是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好汉,是一个‘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秦末杰出军事家。其前后同刘邦打过七十多场战役,基本上是赢多输少,好像仅仅失败了两场。可是就因为两场的失败,却败得一塌糊涂。当项羽在垓下一役,四面楚歌的时候感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杀死了自己的乌锥马和自己的宠姬虞姬,最终自刎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天亡我也”。到最后的死亡,也不认为是自己的错,反倒认为是天道不公。这就是悟性的第一品境界,可以造就英雄,却不能最终获胜。
再讲悟性的第二品,那就是自知。中国人常讲‘人贵有自知之明,也就是说,一个自知的人,就不再迷惑了。举个例子项羽的对手——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高手,他常讲‘论带兵打仗,我不如韩信;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陈平;论定国安邦,我不如萧何。因为如此自知,所以一个自知者明的刘邦终于得到了汉朝的天下。这大概就是悟性的第二品境界。可以成就帝王霸业,达到真正的内圣外王。
再谈悟性的第三品,是自强,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息就是不停止的意思,时间是不停止的所以是永恒的,流水是不停止的,所以也是永恒的。我们的圣贤,孔子也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所以自强不息就是悟性的第三品境界,要想提高自己的悟性,就要学习乾道,努力精进。
综上,一个人如果可以做到自信、自知、自强,就自然而然达到悟性第四品境界,那就是自立,也就是心性成熟。一个成熟的人,一定是一个拥有悟性的人,因为只有明白了天道与人道的关系,才能够圆融而无挂碍。
至于‘性,同样拆开就是生心的意思,也就是六祖慧能在《坛经》里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不执着在自己的角度和观点里,我们就可以不断的突破自己,从而产生创意性思维,提高自己的悟性。让自己拥有一颗包容的心和豁达的胸怀,做一个如法的智者。”
蓝鹤的这一番关于悟性的长篇大论,让杨得草和梅子轩大为吃惊。杨得草在听完蓝鹤的悟性论以后,直接给他鼓起了掌:“蓝哥,你讲得真是太好了。可以看出你的国学知识非常丰富,我可真是受教了,非常感谢你的分享。”
梅子轩直接简单的对蓝鹤说道:“哥,都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天你这番话,还真让我有了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你的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功底真是太扎实了,看样子古人讲的‘秀才学医,笼中捉鸡就是指的你这类人吧!”
两位老弟的推崇,让蓝鹤有点害羞。不过他确实有这样一个特点,只要打开了话匣子往往都会侃侃而谈,大概也是因为跟两位老弟的气场比较相合,所以才会这样长篇大论。
蓝鹤他们的交流,就这样在一种非常愉快和放松的氛围中进行着,没有任何观念上的冲突,有的就是各抒胸臆,畅所欲言。
第63章 八面一体(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