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历5778年4月6日,龙江市新区建设一期工程破土动工一周后。在龙江晚报刊登一篇标题为《城市之光魅力龙江》的文章占据当日晚报整张头版。
文章里详尽阐述了新区建设规划中,充分调研挖掘龙江市本地人文历史传统。并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专项的环境治理和改造。文章中大有引领市府重心向新区转移的势头。
这篇文章发表后一时间引发整个龙江市上下的大讨论。新区建设也再一次成为龙江市乃至江东省的热点。
随后数日间,各路记者扑向龙江,对市府以及议会进行密集采访,试图获得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题材。可那篇文章发表之后便偃旗息鼓再没了动静,似乎不愿意再推波助澜让风潮更大了。
陈升坐在壹升科技小车队办公室里翘着二郎腿津津有味的看着报纸上的各种评论文章。
自从管秋柔顺利上位后,连带着陈升的地位都变得超然。现在整个小车队都没有人敢支使陈升。事实上的小车队队长王辰更是宁可自己去开车也不会让陈升出马。不知道的还以为总是坐在办公室里的陈升是小车队队长呢。
陈升看完早上买来的第三份也是最后一份报纸。回味一下那些社评中对新区各种新营销模式,以及未来可能达到的高度。总体而言这些评论就是两个字形容:保守!
那些评论记者或者因为自身的专业、眼光,或者背后支持的势力所需发表的看法不免有些偏颇之处。甚至陈升还看到一篇明显是泛酸语气的文章。心里嘀咕没准是哪个没有抢到一期项目的商户在此发泄。
两天来,评论文章铺天盖地。虽然不乏各种贬损观点,但着实为新区项目做了一次免费的大众普及广告。
现在就连许多普通百姓都经常会去新区项目办公室打电话甚至亲自登门询问住宅项目何时动工,有什么具体配套设施等问题。
柳寒梅善于利用机会。如今大量市民的注意力也被吸引到新区项目中来。这些普通人虽然个人消费能力不强。但只要形成群体性优势,未来新区的发展潜力就是无穷无尽的。
每位亲自登门到项目办公室的个人咨询并留下电话号码后,都会得到一份精致的小礼物作为馈赠。
一份礼物的价格至少五十元。仅仅三天陆续登门询问者就多达十万。光是礼物支出就有五百万之巨!
看似投入巨大,但实际上若是在电视里做广告投入只多不少。而且这些小礼物都有云江地产和新区项目的logo。只要看到就能想到新区项目,这种朝夕相处的洗脑才是最厉害的推广途径。
虽然普通百姓期待的住宅项目受法案约束无法实行预售制度,开发的周期要远高于允许预售的商业地产项目。但龙江市民们的胃口都已经被吊起来。
尤其是那些住宅小区都是按照一线城市高级公寓标准建设。云江地产对这些公寓的标价更是早早放出来。虽然标价不等于最终售价,会根据地块、楼层、面积等有增加,但增幅毕竟是可以预测的。而这标价并没有比龙江市核心区的小区高出多少。
更不用说小区配套的超市、公园、游乐场、社区医院、社区小学、中学,甚至还有社区图书馆,社区本科学院都应有尽有!完备的配套就是新区建设中远超市中心的优势。
云江地产虽然并没有对过去市府南迁的问题提及一个字。可如此宏大规模的建设,让市府南迁的话题又不经意间被重新提及。
&
第155章 造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