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5章 滇西住事(中)[2/2页]

拯救大兵中医 云玉山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核心区文化传统的不受或少受游客的直接干扰。这是一很好的经验,如果盲目扩大范围,就彻底变质了。
      由于历史的原因,滇省人文的东西不太多,滇省的旅游资源,主要是依靠民俗来吸引全国和世界各地游客,而自然景观主要起到一个背景作用。自然景观没什么稀奇的,虽说各地有各地的独特的自然景观,但也只是相对来说的。它具有可替代性,雪山景观在全国各地多的是,川省、青海、新疆和西藏,青藏高原范围内的雪山数不胜数。
      滇省人引以为自豪的植被和森林景观更没什么特色,可以被青海,贵州、川西,内蒙、新疆所替代;滇省的河流湖泊景观可以被青海、川省替代。但是在这些自然环境中生存的各民族人民以及其多彩多姿的民俗传统,却无法被别的地方的民俗所替代,民俗不是一两天形成的,它有个演变历史,滇省民族众多,每一个小盆地内又自成一景,这才是滇省特有的人文景观。
      滇省是新兴旅游大省,但绝对称不上是旅游强省。
      整个滇省旅游开发成功的地区首数丽江,许多原本只是计划到丽江一游的人因留恋丽江,甚至居住在丽江研究丽江地区的民俗和民族传统,道理就在这里。
      这里的自然环境固然优美雄浑,但是如果没有民俗的有机结合,没有独特纳西文化的岑托,就有较大的可替代性。所谓可替代性,就意味着游客可以转移到别的地方,本地的旅游业下滑,从而影响本地的经济发展。
      从这个角度看,滇西北的民俗,是整个旅游环境整体的一个有机部分。如果只注意保护自然环境而忽视人文民俗的环境和传统,滇西北的旅游业竞争力便会被逐渐削弱,沦为只有低利的大众旅游的目的地,而无法吸引探险探索类游客。
      滇西北之所以能够热起来,主要是因为生态和人文环境对国外的游客吸引力很大,自助旅游手册上都有充分的介绍,吸引许多外省,外国自助游客在大理、丽江一呆就是几个月;外国游客长期滞留滇西北本身就是一个新的人文景观,国内游客也因此而增加。
      凌梦与宋书霖一老一少旁征博引,书本资料结合实地观感的畅谈,令在旁边给他们煮水泡茶的宋慧?和先后回来的聂清影,麻明昌都听的直呼过瘾。
      宋慧?更是有心,主动给他们做起了谈话记录,归纳整理成几个他家老爸十年前的考查札记。现摘录几则经飨读者大大:女儿国纪事。
      曾经以砍伐木材作为地方经济主业的宁蒗,现在世界著名的泸沽湖女儿国,位于滇省丽江地区宁蒗县和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之间,以女不嫁、男不婚而女性主持全家的摩梭母系社会民俗而著称。摩梭人主要集中在滇省一侧的宁蒗永宁乡,游览区主要也在滇省一侧。
      宁蒗的泸沽湖地区与县城通公路是1972年的事情,以前靠马帮与周围地区沟通。宁蒗县经济发展落后,是国家级的贫困县。现在开发了旅游,情况稍微好了一点,民众也能分到一杯羹了。西部发展研究专家邹蓝在1992年出版的《巨人的跛足: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研究》中,就曾对宁蒗县的发展问题有如下描述:除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中农业比例过高,非农产业比重过小的特点之外,西部还存在着非农产业中的单一产业突出的特点。以滇省西北丽江地区的宁蒗县为例,其产业结构中木材采运业占有突出的地位。这种脆弱的经济结构受外界市场对该产品供求波动的影响极大。

第325章 滇西住事(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