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两百四十七章 柳叶纂款钵盂香炉[1/2页]

重生90年代:我的鉴宝生涯 流浪的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何良的话说完,乔三明显有了几分心动。
      虽然有些不道德,可是谁也不想跟钱过不去。
      “何老,你也是琉璃街的老牌鉴宝师,居然用这样的方法来打压我们,就不怕古董协会知道后,制裁你吗?”
      赵灵果愤怒不已道。
      “制裁?”何良不屑一笑,“灵果,你也在店里帮过忙,应该清楚咱们店的交易量吧?
      就你们这个小店,运气好了,能走点量,平时都没什么生意,你觉得古董协会是会照顾我们,还是会因为这点小事跟我们宝霞斋过不去呢?”
      赵灵果哑口无言。
      小店铺通常交易都来自私下交易,古董协会基本都挣不到他们的钱,自然就更加看重给他们创收多的大店铺。
      方辰看着阴险得意的何良和岳云威,再看看蠢蠢欲动的乔三,镇定的道:“老爷子,还是那句话,你去哪里交易,我不管。
      不过我在这里还是跟您说一下,您的两件东西虽然不凡,但是五百万已经是最高价,真正的鉴宝师,不可能再给出更高的价了,否则就得不偿失了。”
      “小子,你少在这里混淆视听,我刚刚都把两件宝贝的价值说了清楚,别说五百万,就算是一千万,遇到识货的人,都不是问题。”
      何良恶狠狠道。
      “一千万?就一件缺地的民窑盖碗和一尊乾隆制的玉堂清玩钵炉吗?”
      方辰面露嘲讽。
      “什么民窑,盖碗明明是官窑好吧?那盖上和碗底的款识那么大,你看不到吗?”
      何良质问道。
      “呵呵,何大师,如果你真看到了两个款识,那你没有发觉这两个款识跟乾隆年制的官窑瓷器的不同吗?”
      方辰一声反问,让何良一愣。
      只听方辰又继续道:“这款识虽然结体、笔法和章法都跟真正的官窑没有太大的差别,可是熟悉乾隆茶盖碗的人都知道,乾隆茶盖碗的款识基本都是四字款,各种文献记录之中,压根就没有六字款的记录。
      很明显这是属于民窑出品的,不过这民窑来历不凡,其用料和器型,还有款识都可以以假乱真,绝对是民窑之中的精品,比之官窑的品质也不差。
      因此,这缺了茶托的盖碗,我给两百万的价,这已经是最高价了。
      至于这个钵炉,全名应该叫做玉堂清玩柳叶纂款钵盂香炉。
      这种钵盂香炉分有大小两种尺寸,都是八炼洋铜铸成,系仿照宋代填漆款式铸造,为宣德炉款式唯一仿自漆器者。
      钵系佛门法器,释迦牟尼手托钵盂,广种福田。
      宣德皇帝曾专门铸造钵盂炉,颁赐给天下名寺,以供礼佛之用。
      此件钵式炉用铜精纯,壁厚而沉坠,外壁呈栗壳皮色,莹润似一宝珠,于斑驳漆古间更显灿灿。
      钵炉敛口,口沿起线,丰肩敛腹,线条收张富有极强的节奏感,腹圆鼓,自腹向下渐收,形成上阔下窄之势,形似僧钵。
      据说僧钵的形状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其形宛如倒扣的佛顶肉髻,把佛教的最高果位比作可以直接实现空性的智慧

第两百四十七章 柳叶纂款钵盂香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