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了一万一千四百三十九两黄金,铸造出了一共十六只金编钟。
这十六只金编钟,高低大小不一,最大的是无射大金钟,最小的是倍应钟,不过造型却是基本相同。
每枚钟面铸有阳文楷书律名,钟的图饰统一,都以突起的纹划分三段。
上段是云朵,中段较宽,铸有神态飞动的行龙,龙头一律向左;
下段是对角形云纹,平均分布着八个平头乳钉,是打击点。
金编钟造型雍容华贵,显示出宫廷乐器兼礼器的非凡气派,能用黄金铸造并能打击出不同的音色,因而成为精美的乐器。
在当时,这金编钟是作为礼器给乾隆寿宴伴奏,用于炫耀乾隆年的盛世富豪。
据文献说,乾隆对这一幅金编钟非常喜欢,甚至将其放置在太庙之中,遇有朝会、宴享、祭把大典,才拿出来配合玉磐奏乐。
大清朝几百年时间,金编钟一直都在紫禁城之中,直到后来民国时期,宣统皇帝溥仪被软禁在紫禁城之中,因为没有了税收供奉,只能对外借款。
当时跟京都的盐业银行贷了第一笔款,就是用十六只金编钟和其他的珍宝做的抵押。
而这金编钟从被抵押之后,溥仪也没有机会将其赎回,十几年的时间都留在了盐业银行的库藏之中。
不过当国宝被抵押的消息传出去后,有人曾想要把国宝都放还紫禁城,可是当去盐业银行找寻的时候,却不见那些被抵押的国宝踪迹。
就让许多的爱国人士愤怒不已,为此还有人专门组织了游行,甚至有人袭击绑架盐业银行的重要成员,想要确认金编钟等国宝的去向。
这件事情愈演愈烈,最后盐业银行也顶不住了,背后的股东开始商量金编钟等国宝的处理。
价值连城的东西此时成了烫手山芋,谁也不敢留在身前,几番讨论之下,最后那些股东为了避免自己担上私吞国宝的名声,决定将金编钟熔炼回炉。
这个事情交给了京都盐业银行的经理去办,结果这个经理起了贪心,拿了金块金条交了差,自己则是把金编钟占为己有,分给了几个子女。
也就是那时候,十六只金编钟各奔东西,散落于世间。
从民国后又到如今,陆续有金编钟现世被各处博物馆所收藏。
据说当时大夏新国成立,国歌就是由残缺的金编钟作为辅助乐器之一。
而你们家这只金编钟,看样子是其中最小的那只,也就是倍应钟。
这金编钟,打破了我国历代用铜铸造编钟的传统,其造型雍容华贵,显示出宫廷乐器兼礼器的非凡气派,为世间罕有,其工艺和文物价值,远远超过黄金本身的重量,意义非凡。
如今现世的金编钟都在国家博物馆之中,只要有大型的活动盛世,都会作为辅助乐器出现,意义重大。
我敢保证,只要文物局知道这只倍应钟这里,肯定会来讨要。”
方辰一番解释,让范静雯和崔悦也傻眼了。
她们是真没有想到,一直习以为常的门铃,居然是一件国宝,这简直颠覆她们想象。
看着范静雯的表情,方辰突然古怪的道:“静雯,按理说,你爸妈应该也知道这金编钟的来历吧?可是他们依旧拿金编钟来当门铃,难道他们都没想过把金编钟捐献给国家吗?”
第两百八十八章 金编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