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套茶具是北宋时期的?又怎么就说它值了几千万呢?”
方辰一脸揶揄的道。
海师傅很火大,真的不想理会方辰,可是发现此时所有人都盯着他,只能不咸不淡道:“这还不简单,我半年前就经手过一件北宋玉雕,其玉雕风格跟这件如出一辙,而且这套茶具不管是器型样式也有明显的北宋元素,这已经可以确定它的来历了。
当然了,北宋的玉雕被后世仿造的也不少,但是有经验的人单看玉的沁色,就知道它大概存在的年代,而这套茶具绝对达到千年才有如今几处沁色,这也说明了它的存在年份,就在北宋时期。
而北宋时期的玉雕,存世稀少,这种成套的就更加罕见,我说的千万只是起拍价,要是碰到特别喜欢的人,炒到上亿也不是不可能。”
“呵呵,那我想问下海师傅,你有没有听说过染色、浸色,有没有看到在茶壶和每一件茶杯的足底,都有一个内圈,这像不像是玉雕大师留下的款识框呢?
你如果了解北宋玉雕,应该没有听过北宋时期有工匠留款识的先例吧?同时北宋也没有玉器足底留这么个内圈的记录。
反倒是清宫廷造办处不少的玉器有这种的做法。
另外这件玉雕风格确实是北宋元素很明显,可是你看看它的刻刀法,如果你有点见识的话,就应该知道北宋的各类雕刻刀法,都是模仿汉八刀的技艺,重入而轻出,因此刀锋处的力道明显浅了几分。
但是明清时期,各种艺术品鉴赏都讲究婉约生动,尤其以玉雕工艺最为严谨,变化繁复,不似汉八刀那种简单粗犷,因此很多的明清仿前朝的玉器,从这一点分辨会非常的简单。
而这套茶具就很符合明清仿的特点,至于具体判断它仿造的时间,这比较难了,因为需要对明清时期一些工匠的了解来判断。
我要是没看错,这套茶具应该是清代中期一位叫做宏晋的玉雕大师所刻。
其依据嘛,可以从茶壶的竹林图上看出来,非常符合宏晋大师常用通景竹纹的风格。
而宏晋大师相对来说,并不算太出名,因此它的玉器,大多都是以玉器本身的质地来确定价值。
这套茶具的材质只能说是中等偏上,加上历史意义,价值应该也就是在十八万左右距离千万可是很有一段距离呢。”
方辰在海师傅话音刚落后轻飘飘的说出来自己的观点。
相对海师傅有些敷衍的鉴定,方辰说的真是有理有据,瞬间就让围观的所有人惊异的看着他,那神情显然感觉他说的更加靠谱。
就连最开始对于方辰冷嘲热讽的海师傅以及中山服老者都一时之间无从反驳。
“嘭嘭嘭……”
就在这时,店门一阵敲击,众人这才回神,下意识看向了店门外,只见一对特警严阵以待。
中山装老者见状,赶紧让开门前,外面的特警瞬间鱼贯而入。
“刚刚是谁报的警,举报的人是谁?电话里说的古董玉器又是哪件?”
特警进来,扫视全场,公事公办的问道。
中山装老者赶紧道:“是我打的电话……”
中山装老者赶紧把发生的一切和盘托出,不过当他说到玉器的来历价值时,却不由的看了看方辰,声音明显没有了最开始的自信。
第四百二十六章 谁对谁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