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宝贝,就是你们浩源拍卖行今天要拍的?”
方辰不敢置信的问道。
方辰这样问,除了确实被三件拍品震惊到了,更重要的是上一次,他就听到过三件拍品被拍卖的事情。
他清楚的记得,上一世的这个时间,他刚刚结婚,因为杨静一家都等着他挣大钱,他是卯足了劲挣钱。
结果一则消息就在这个时候传遍整个古董圈,那就是刚刚陈老说的三件宝贝在一场拍卖会现世,总价居然拍出了十八个亿的天价。
方辰当时听到这个消息,久久不能平静,一直都在心里胡思乱想着自己要是也能得到一件国宝级的宝贝,一夜暴富,风光无两。
尤其是其中的《快雪时晴贴》,可是被称为千古奇书,一度跟《兰亭集序》相提并论,难分高低。
一些痴迷书法的人,都把这两件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当做了神物一般。
当然,后来《兰亭集序》一枝独秀,成为千古第一书,而《快雪时晴贴》被屈居第二。
这其中缘由有的人说是因为《快雪时晴贴》总共才二十八个字,在篇幅上不占优势。
也有人说,之所以分出高下,主要是《兰亭集序》更加富含王羲之当时的情感思绪,更有灵魂。
不过,相比艺术造诣上的孰高孰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要说到价值的话,《快雪时晴贴》绝对能够力压《兰亭集序》。
其主要原因当然不是因为《快雪时晴贴》本身,而是因为《快雪时晴贴》在后世变了本来模样。
而这个变化的始作俑者,则是古董人都熟悉的不能再熟的人,大清乾隆爷。
众所周知的,字画类的艺术品被一些人鉴赏之后,有些人就会留在自己的题字和印章,用来表示自己的推崇,也相当于是显摆自己看过,收藏过。
而《快雪时晴贴》从东晋到清朝,有太多的人鉴赏过,之所以乾隆爷被单独拎出来,可不是因为他特别的身份,而是因为他对于《快雪时晴贴》的改变。
乾隆皇帝饱读诗书,喜欢舞文弄墨,热衷于书画研究,他收集了很多传世书画,然后对这些作品进行临摹。
而《快雪时晴贴》经历千年到了乾隆手上,他是喜不自胜,爱不释手,并且还专门给《快雪时晴贴》设立了一个储藏地,叫做三希堂。
而自打乾隆得到《快雪时晴贴》,到他死的时候,一共朝这宝贝上题了六十三处字,盖了170多处印章。
人家王羲之这帖子,原来一共也就28个字,他四处乱盖章,眼见就没地方盖了。
于是,他又通过装裱工艺,给这帖子加出四开的前副页,九开后副页,而后继续在上面题字,然后又继续盖章!
亏得他只活了八十七岁,要不然这《快雪时晴帖》的副页还指不定得有多长呢!
而就是因为乾隆爷对于《快雪时晴贴》的这种近乎疯狂的改变,也让这幅大变样的《快雪时晴贴》价格疯涨。
其主要原因就是乾隆时期的东西在古董圈都特别受欢迎,就想乾隆之前的一些东西,只要提到被乾隆收藏过,那这件东西无端就要涨价最少三成。
而字画类古董作为更容易证实乾隆收藏的东西,只要出现乾隆的印记,更是珍贵万分。
第四百三十章 《快雪时晴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