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一入手,以方辰的鉴宝能力,立马就肯定了这一对核桃绝对是清朝乾隆年间宰相刘罗锅刘墉所有之物。
而判断的依据当然不是随便看两眼核桃,把玩把玩就得出的结论。
最重要的根据,其实是两只核桃同样的棱上有刻字,虽然极其小,只有米粒大不到,可是方辰却看出来上面的‘石庵二字。
石庵,稍微对刘墉了解的人就知道,刘墉字字崇如,号石庵,其流传的一些手书字画多有‘石庵的款识,这是代表刘墉的标志。
说到这一对文玩核桃,方辰之所以肯定这不是后世仿造,其原因还真被安敏珊说中了,文献里有提到。
而这所谓的文献,不是什么正史,而是一本记事笔记,而笔记的主人叫做刘轩。
这刘轩虽然不是什么名人,在历史上也没有什么建树,不过他却让历史学者们对于乾隆时期的刘墉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
毕竟,刘轩可是刘墉的亲侄儿,对于一生无子的刘墉来说,刘轩这个侄儿就是他生命的延续。
在尽力想要让刘轩能继承其衣钵未果后,刘墉最后能做的,就是将自己全部身家留给刘轩。
当然,刘墉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清官高官,一生两袖清风,视钱财如粪土,所谓的身家,也不过是比普通人略微丰厚一点罢了。
可是,刘轩原本就生性顽劣,刘墉生前,还遏制着他,可刘墉过世后,刘轩就彻底解放,释放本性。
声色犬马,纸醉金迷,不到半年,刘轩就花光了刘墉给他的所有积蓄。
眼看没办法继续浪,刘轩盯上了原本作为纪念的刘墉遗物。
这里就不得不说刘墉在生前的成就了,其为乾隆、嘉庆两朝重臣,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
此外刘墉擅于书法,在乾隆时期,与翁方纲、成亲王永?、铁保齐名,并列为乾隆朝四大书法家。
其还是清朝有名的诗人,著有《石庵诗集》,广为流传。
可以说,刘墉的一生,精彩又辉煌,后人多有追捧。
这也就使的刘墉被不少人敬重甚至热爱,基于这点,刘轩就想到变卖刘墉的私人物品来换去钱财。
先是最有识别度的书画,之后又是刘墉所用的一些物品。
说到变卖刘墉所用之物,就不得不说一则趣事。
据说最开始刘轩去一家风月场快活,结束之后要离开,却发现随身带的钱不够,有人提议他以物抵钱,刘轩就拿出来一块随身的玉佩。
原本以玉佩的质地和雕工,还不足以抵消他花费的钱财,刘轩就说明这玉佩乃是刘家祖传,并被伯父刘墉带了几十年的宝物。
结果当时就有不认识刘轩的人怀疑他说话的真实性,刘轩自然亮出来身份,证明一切,当场就有人出十倍的价格想要收购那枚玉佩。
也就是那次事件之后,刘轩真正意识到了刘墉的名头是多么有用,于是专门请了工匠,将刘墉用过的所有东西,都明明确确的刻上了‘石庵二字,最后都拿来变卖钱财。
可以说,刘轩绝对是清朝年间有名的败家子,不过他在晚年时期却幡然
第四百四十八章 加点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