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也足以见得剔红漆器的珍贵。
“剔红漆器的胎体选择非常多样,可以为木灰,金属,甚至陶土都可用作胎底原料。”
“为了到达剔红的标准,工匠往往会在其胎底上以朱砂为原料,刷漆数百层,等其形成牛皮糖状态的漆膜时,工匠再开始雕刻。”
方辰拿起一件剔红漆器,“就拿这件为例,这件剔红三层撞盒,虽然物件不大,该有的工艺确实一件都没有少。上面的浮雕花纹,是在工匠趁着漆半干未干不沾刀时,铲,钩出浮雕,最后打磨抛光完成的。”
众人听到方辰对漆器的制作手艺这么了解,一个个不由得打心底佩服起来。
一个对制作流程都如此了解的人,怎么可能辨别不出真假呢?
“你难道就只会说这些废话吗?”苏烈看到众人欣赏的眼神,忍不住开口打断了这一切。不就是说说大话吗?谁不会呀。
方辰这次看都懒得看他一眼了,直接了当的步入了正题。
“鉴定剔红漆器,有几个要点。”
“首先我们要看这件剔红漆器的包浆,众多周知,无论什么物件,只要年代久远,就必定会有包浆产生。”
“同样,剔红漆器也是如此。不管其作假如何高明,在包浆上,都会有略微的不同。而这不同,正是从漆皮上体现出来的。”
苏心怡忍不住开了口,“可是这两件物件我也曾经把玩过很多次,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差别呀。”
“真品毕竟是真品,经过了几百上千年的流传,空气氧化等原因,多少在其表面留下包浆,但这包浆是光滑醇厚的。”方辰一边轻轻抚摸着其中一件漆盒,一边感慨地说道。
“赝品为了更好地达到仿真性,文物贩子大多数都会采用草酸制作假包浆,这种包浆触摸起来是粗糙轻浮的。不过,如果再经由人手把玩数年,的确会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苏家这两件漆盒,无论真假,都已经被人把玩许多年了,一般人自然是难以分辨的。“那你都是怎么分辨出来的呢?”苏心怡呆呆地看着方辰。
方辰笑而不语,他总不能告诉苏心怡,自己之前为了学习如何鉴定,曾经在爷爷的指导下亲手制作过赝品吧。
也正是因为有此经历,方辰才能迅速察觉到这两种包浆的不同,由此来辨别真假。
“就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鉴定点,多少有点太胡扯了吧。”苏烈撇了撇嘴,显然并不认同。
他才不会相信,一个为难了那么多专家和爱好者的难题,这么轻易就能被一个小白脸给破解。
“就是就是,你说的这个我们又不懂,万一你是胡说的呢,我们又感觉不出来。”很快,苏烈的狗腿子就开始在一边帮腔起来。
这么一闹,现场的局势马上就又有了倒向苏烈那边是苗头。
“我刚刚说的只不过是个开始,急什么。”方辰有些无语,这些人,还真是怕死的不够快啊。
第五百三十四章 开口鉴定,众人吃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