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如若这官皮箱是由几个黄花梨的废料上取材制作而成,那档次就要再降一降了。
再看整体造型,这件官皮箱的两扇箱门采用的是对开工艺双门,门上用过抛光后显得很是精神。整体的浮雕多为祥云与麒麟,流畅的线条,纯属的刀法将麒麟表现的活灵活现。可见当初工匠雕工的精湛。
赵广元笑了笑,“方兄,你再打开看看。”
当方辰打开箱子,看到箱内的雕刻着的葫芦后,更是感叹这工匠心思的精巧了。
华夏自古以来都有“麒麟送子”的说法,“葫芦”取其谐音“福禄”之意,麒麟是瑞兽,雕刻在外,有一种保家护院的感觉,恰到好处的保护着这从天而降的“福禄”。实在是妙啊。
麒麟送子,福从天降,这件官皮箱就算是放在现代,也是寓意极好的。恐怕只要一露面,就会惹来众多富豪疯狂吧。
“还有一件,明末黄花梨镶大理石砚屏。”
砚屏是屏风的一种,是华夏特有的传统工艺品。砚屏的形制与屏风相似,唯一的区别就是砚屏的形体较小,一般用于放置在书桌几案上。
砚屏,是文房四宝的衍生品。华夏自古都有以读书为重的传统,这文房用具自然也是随之兴起。
说起文房用具,一般人自然而然会想到“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以及印章,笔洗等一些寻常的物件,但很少有人听说过砚屏。更不用说了解了。
“方兄,我这就要考考你了,你可知道这砚屏的来历?”赵广元摇了摇手中的扇子,惬意的问道。
这点东西自然是难不倒方辰的,不过片刻,方辰就自信的说道。
“古籍《说文》有记载‘屏、敝也,从尸,并声。《淮南子时则》也曾经有过描述‘授车以级皆正设于屏外。”
“屏风自被创造以来,就担当了遮蔽的作用。这砚屏作为屏风的一种,自然也是有着类似功能的。”
方辰接过赵广元手中的扇子,“有传闻砚屏始于宋代大文豪苏轼,黄庭坚二人,为了躲避日光照射,所以制造了砚屏用于遮光。”
赵广元看着方辰,接过了话茬,“宋代文人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写到‘古无砚屏……自东坡、山谷始作砚屏。也可见得这一点。”
方辰摇了摇头,“我可不认为这砚屏一定就是他们两个人发明的。不过这砚屏一定是起源于宋代就是了。”
二人说完后,相视一笑。
这大概就是鉴定师之间的默契吧。他们刚才说的话,对于他们两个来说看似只是向唠家常那样随意自然。
可是这些偏到极致的知识,一般鉴宝师根本不会去了解。也就只有像方辰和赵广元这样的“怪胎”才会去关注了吧。
也正是因为如此,方辰和赵广元才会一见如故,惺惺相惜,成为知己的吧。
两个孤独的灵魂相互碰撞,对于他们而言,彼此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礼物,亦是救赎。
这件明末黄花梨镶大理石砚屏的黄花梨木架采用了镂空的雕刻技术,依稀可以看出其为祥云的形状。
第五百七十四章 忘记店铺,尴尬时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