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感。
她虽然不是父亲的孩子,但还是顾长清同母异父的妹妹,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
对顾长清来说,也是天无绝人之路,她就是抱着赌徒心态,侥幸那么一调查,没想到还真就查出问题来了。
顾长清很爱她的母亲,但母亲对她来说是不可亲近的,不论是在母亲回来前,还是在母亲回来后。
她跟着父亲长大,很清楚父亲是个什么人,心里也不是没有恨过他,恨他没有给她一个完整的家庭和幸福的童年。
她心里对母亲也有过向往,母亲是在她很小的时候离开的,在她为数不多的模糊记忆里,母亲是个很温柔很温暖的人。
母亲给她送过许多用心挑选的小礼物,带她去买漂亮的小裙子,还会陪她去游乐园。
她有母亲的照片,她知道母亲长得很漂亮。
可不知怎么地,后来她就恨上了母亲,比恨父亲更甚尤其是在母亲回到顾家之后。
因为她不像母亲,所有人都或有意或无意地透露过这一点,像母亲意味着什么呢?
看她被认为像母亲的妹妹就知道了。像母亲意味着聪慧,意味着善良,意味着不得吹灰之力就可以讨得所有人的喜欢。
而她,呵,所有人都觉得她不如她妹妹,没有先来后到,因为后来居上是不需要讲道理的。
她妹妹是个小太阳,到哪儿都笑,都欢快,叽叽喳喳地像个话唠,爷爷到后来最疼爱的就是她了。
但明明她也是母亲的孩子啊,为什么她就笨拙,她就阴暗呢?脱胎于光明,不就是光明的种子吗?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是顾家压抑的环境让她变成那个样子啊。雪崩前,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为什么酿成后果的人在意识不到自己是始作俑者的同时,还要反过来对她指指点点呢?
所以人,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只记得这样一个根深蒂固却全无道理的结论,妹妹是像母亲的,而她,自然就是像父亲。
在顾长清想要靠近母亲之前,她把自己的念头扼杀在了萌发时期,因为她近乎直觉得预见到,母亲不会喜欢她,而且是越了解,就越不喜欢,这是她最害怕的。
所以她恨母亲,也恨妹妹,她们越想靠近她,越想对她好,她就越恨。
她们不明白,她想要的,不是她们或有心或无心地施舍感情,她们本来就是一家人,她本来就有这个资格享受一切。
顾长清承认,她一直都很羡慕顾长雪,羡慕她能在一个温暖的环境里长大,羡慕她有人爱。
而她,只有孤独的长夜,只能选择用勇气和一颗逐渐坚硬起来的心去抵御孤独和未知的恐惧。
顾家是没有“感情”二字可言的,人人都是一样,这一点,顾长清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
所以,她后来看到妹妹在父亲那里受到冷落,看到妹妹被照顾她的阿姨告状,她心里其实是在暗自窃喜的。
所幸妹妹回来后的生活,也不是那样一帆风顺,所幸妹妹因为顾家这些糟心事,不快乐的时候越来越多。
她甚至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她妹妹可以变得跟她一样阴暗,永远不再那样明媚的笑。
如果那样,她也许就可以尝试着接纳她。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要和从来不生病的人交朋友,她若生于沟渠,怎敢和向阳而生的人拥抱?
第92章 顾长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