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曾经坑的他被县学退学的人。
      唉,算了,总会再见的,到时候再确认一下是不是那人……
      在正式开始殿试之前,殿试的临时考场会在皇宫内特地搭建。
      通常会在正殿或主殿中设置一个殿台,上面摆放着供皇帝和官员们观看的桌椅。
      殿台前摆放着一张张考案,上面放置着考卷和笔墨,以供考生使用。
      殿试和乡试、会试这些考试的规矩不一样,考生除了穿戴统一的衣衫,是不能带私人物品进场的,包括笔墨。
      入宫前会有搜身,不过不需要除去衣物了,这是对贡生们基本的尊重。
      殿试之前,考生们要送上自己所写的文稿,称为“纳贡”。
      这是一种尊敬和拜见皇帝的仪式,同时也是检验文笔和一定程度上的诚意的方式。
      通过纳贡,皇帝和官员们可以预览考生的才能和水平。
      殿试正式开始时,考生们会受到官员们的引导,按照自己的编号有序入场。
      入场前需要参拜忠烈牌位,表达对先贤忠勇的敬意。
      入场后,考生们需要在考卷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和编号,填写卷名。
      另外,还要写上自己祖父、父亲的名字,以作确认查证三代之内无作奸犯科之人。
      同时这也是确保考官能够正确辨认考生身份的重要一步,毕竟古代也有重名的。
      考生们会按照自己的选择,从题目中(经史子集)选取一道进行回答。
      考试时间通常为一节或者两节(一节为一个时辰),若是考两节,中间会给休息的时间,还是很人性化的。
      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作答,并保证字迹清晰、文笔通顺,到了时间不管写没写完,都不能再继续作答了。
      答题结束后,考生要将试卷交给旁边负责收卷的官员,官员会现场再次核对一遍考生的身份。
      交卷后,考卷会被官员们集中收集起来,进入阅卷环节。
      三百份考卷,要被阅卷官们传阅数次,满意的画圈,还可以的画点,不太行的画叉。
      一番圈圈点点后,选出排名靠前的十份考卷呈送给皇帝陛下亲览,由皇帝亲自点出前三甲。
      “祖父、爹爹、大姐夫、二姐夫、三姐夫,此番殿试,明斐预祝五位金榜题名,鱼跃龙门,几家能不能改换门楣就靠你们啦!”
      “哈哈哈哈,好,借明斐吉言,我们定不辱命!”
      “对,定不辱命!”
      马车“吱嘎吱嘎”,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到了宫门外。
      又是一番等候,列队,等搜了身安排入座殿试考场的时候,天光已经出来,考场内无需点火烛就已经很亮堂了。
      这时候考卷已经发下来,跟着一起发下来的还有几块点心和一碗水。
      不过并没有人去动那点心,倒是有人喝了一两口水,没敢多喝。
      蒋家几人倒了一点水在砚台里,慢条斯理地磨墨。
      当发卷官示意可以开始作答的时候,众人便一头扎进考题中,没有再关注其他。
      那一角明黄色是在中途才进场的,有些敏锐的贡生发现了,导致更加紧张。
      有些双耳不闻窗外事的依旧下笔不停,比如蒋家几人。
      李海生坐在大殿的最前面,大周皇帝赵雍一眼就看见了年轻的会元。
      当然,也看见了隔了三个贡生,坐在第五个位子的薛栩,没办法,长得太养眼了。
      皇帝也是人啊,是人就会喜欢美好的事物,会元长得也不差,还很年轻。
      这个第五名的贡生长得就更好了,虽然有些男生女相,不过气质上却不显得女气。
      李海生和薛栩成功靠着会试名次、年轻、样貌,给皇帝留下了初印象。
      在殿试中,提前被皇帝记住,这算是好事。喜欢女穿男后,靠读书为家族改换门楣请大家收藏:

第234章 殿试入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