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琪非的这一举动,像是一粒石子搅动了一池春水。
掀起了层层涟漪。
先是郭德刚。
他没有想到,一个刚认识几天的小保安,竟然这么大胆子。
要知道,在德云社,虽然台上无大小,但台下规矩还是很大的。
郭德刚的带徒方式,完全遵循老一辈艺术家的风格,是大家长式。
就连郭琪琳在家里说话,都要三思而后行,更别说这些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徒弟们了。
没想到,这孩子竟然抢话说。
在烧炳提醒他不要乱说话时,还不屑一顾,强调自己就要说。
“半合半掩半纱窗,半倚半靠半外张。半拉金钩挂住半边青纱帐,半轮明月半阴半暗半照半边墙。左手端起多半杯少半杯半杯葡萄酒,右手掐下青半朵红半朵半朵蜜海棠。半张文书半张纸,半床锦被半张床。半股风吹树叶半枯半黄半落阶沿上,半夜里半梦半醒檐前铁马响叮当。躲在半边半思想,叹声半身大街半身马场!”
萧琪非没头没脑地来了这么一段,岳耘鹏和烧炳只觉懵逼。
这是郭德刚说过的一段话,只不过最后一句萧琪非给改了。
半身大街半身马场什么意思?
于乾“扑哧”乐了。
郭德刚却点点头。
“好,是我刚才不该说那话。不错,你现在只是于老师的徒弟,还没入德云社。虽然比我小一辈,但在这屋里,毕竟是客人。你想说什么?”
岳耘鹏和烧炳四目相对,差点惊掉下巴。
行啊,小子。
在这里等着呢?
不错,作为客人,是比徒弟高级一点。
徒弟不敢随便插言,客人可就随便了。
“郭老师,今天拉闸断电这件事,是我的主意。”
萧琪非这句话,屋里人全愣了。
这世界上有抢钱的抢功的,还没见抢不是的。
小剧场停电,这本身有不可抗力存在。
但故意拉闸停电,性质就不一样了。
“哦,我倒想听听,你为什么让他们拉闸停电?这是你事先和后台说好的,还是临时想起来的?”
郭德纲放下茶杯,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于乾也紧锁眉头,盯着萧琪非。
因为他已经询问了其他演员,今天这次“救场”完全是烧炳自导自演的闹剧。
因为在萧琪非上台后,烧炳的肚子疼就自动好了。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是装的。
目的就是让萧琪非上台。
萧琪非和曹赫阳上台后,烧炳又和岳耘鹏在旁边嘀嘀咕咕,商量下一步怎么办。
这些,于乾都知道。
所以,他今天倒是想听听烧炳怎么解释这件事。
却不想,萧琪非却抢着把这件事揽了下来。
“郭老师,师傅,是这么回事。”
“今天,我到小剧场,本来只是观摩学习的,但烧炳师兄突然肚子疼不能上台了,于是,我就临时救场。”
“开始,我还觉得问题不大,毕竟这一场的题目是《我的师傅郭德刚》。”
“平时,这些师兄弟们调侃郭老师的相声是我最喜欢的……”
 
第1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