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没有想到的。
他以为,它只要一表演模仿岳耘鹏,这些肖字辈的演员定会大声喝彩。
没想到,喝彩有,但不同的声音也有。
就像马肖戎刚提出的这个问题,他就一筹莫展。
讲临场发挥?
怎么讲?
如果不是系统,就他肚子里这点货,早就在台上汗流浃背了。
还临场发挥,你以为都是郭德刚、于乾?
喝醉了也演不砸?
没天理了!
好吧,既然开头了,那就只有按照原剧本忽悠了。
不信忽悠不瘸这帮小子。
想到这里,萧琪非重新找回了自信。
“我不知该称你们同学们还是师弟们……我之所以第一场演出就能和郭老师搭档,不是因为我十数年如一日,每晚都要听着德云社的相声入睡,而是因为我的身份……”
“大家听说过转世轮回的说法吧?”
“对,我的前世就是一个相声大师。”
“但我不能说我的前世是谁。”
“因为大师的子子孙孙都在艺术界或商界出人头地,我要说了,明天可能就不得不隐姓埋名了……”
“不是我前世的子孙们要接我回家,真当祖宗供着,而是会让我消失。”
“我说的,一点不夸张。”
“一个出生在农村的小保安,竟敢公开说是某大腕或某商界领袖的爷爷,你们猜,他们的保镖能放过我吗?”
“我能带着记忆重生,就不想不明不白地消失。”
“现在这个世界,比我前世好的何止千万倍!我应该珍惜,而不应该自我断送美好前程。”
“所以,那位同学……”
“我叫马肖戎。”马肖戎看萧琪非指着他,赶紧自报家门。
“哦,马同学你提出的临场发挥,其实靠的就是经验。”
“几十年撂地摊积累的经验。”
“说到撂地摊说相声,我想多说几句。”
“有一个老艺术家曾说过:郭德刚的相声属于跑江湖撂地摊的,登不了大雅之堂。”
“也就是说,郭老师的相声是野路子,不像侯葆林,马计大师这种一脉相承的人。”
“但是还有一位老艺术家说过:我这儿有个小孩儿,叫郭德刚,他会说老活儿。”
“老活儿是啥?就是传统相声。包括但不限于当年在天桥撂地摊说的那些相声。”
“也就是我曾经说过的那些相声。”
“你们也许心里会说:你不会是相声老大朱绍文吧?”
“不要问,我不能说。”
“为了保命!”
台下全笑了。
这些肖字辈的演员们,开始进入了萧琪非的故事。
也开始从不服转变为“看看他到底有啥本事”。
“有人说,德云社的相声是‘三俗,其实,你们是没经历过我当时那个时代。”
“我要说出来当时的‘俗来,肯定让你们大跌眼镜。”
“因为那时相声的受众是穷苦百姓,雅致了,谁看、谁听?”
“当时,相声艺人哪有现在穿的漂亮大褂?都是很古怪的服装,为博人一乐。”
“除了骂大街、说下流段子,拿农民或外地人取笑,还有一种更恶俗的,你们想不想听?”
马肖盛带头高喊:“想听!”
第43章 忽悠瘸这帮小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