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艺人40余位,在广州演出109场。
      两个月前,相声泰斗吴起延老南下广州,加盟白云轩。
      吴老已是耄耋之年,为了振兴相声事业,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北京城,来到岭南名城传承传统相声。
      一周前,北方有人传言,德云社一众演员,非常看不起白云轩,尤其对吴老颇有微词。
      故而,白云轩下此战书,和德云社在上海一战。
      经斟酌,白云轩制定如下规则:
      一、文比。
      规则为:白云轩和德云社各出一名战将,在舞台上对坐,分别提出传统相声片段,由对方接龙。台词可以稍微变化,但牛头不对马嘴者,败!
      文比出题各50题。
      裁判由国内相声大师十人担当。名额待定。
      二、武比。
      规则为:白云轩和德云社各出十名战将,组成五队对弈,由观众评分器评分,分高者胜。五五对比,最后评出优胜方。因为是五五对弈,不存在打平的情况。
      裁判有观众担当。
      如德云社不敢打擂,须在北京、广州两地主流报纸刊发声明,向吴老道歉,并赔偿吴老名誉损失费100万元。
      白云轩。
      2015年8月25日。
      高锋看完,笑了。
      “什么意思?碰瓷?还‘不敢打擂,区区四十多个演员,就敢和德云社四百演员对垒,谁给的他们自信?”
      “吴起延。”于乾就像在舞台上,及时接住。
      “这个吴起延为什么总是和德云社作对?我们欠他了?”高锋“啪”把战书拍在桌子上,显得很气愤。
      “吴起延倚老卖老,这次去广州,就是筹划已久的报复。这《战书》看似滑稽,其实,特别阴险,这是主流相声界黑德云社的又一伎俩。你信不信?我们如果不理,过一阵,自媒体上就会有很多这样的消息,一种是说我们根本不是传统相声,故而不敢接招;再有就是黑德云社打击相声老前辈……”
      “我们不理他们,怎么还会成为打击他们的借口呢?”高锋不解。
      郭德刚冷笑一声:“你还是太忠厚了,不了解他们的拙劣伎俩。”
      “哦,请郭老师明示。”
      “很简单,吴起延去了广州,就是黑德云社的基础。不管我们是否应战,他们都会黑德云社。”
      “那他们会怎么黑?”
      “比如,声讨德云社,偌大个北京城,容不下一个耄耋老人……”
      “真是够阴狠!”
      于乾也说:“你来之前,我们俩已经商量过了,这个战书,无论如何也要接。但是,我们不管摆战场,上海那边谁来操作,白云社肯定有准备,不然他们不会把比武地点放在上海。”
      郭德纲严肃地说:“吴起延算是我师父一辈最有学问的相声艺术大师,不仅登台演出,还整理了很多传统相声段子。所以,他们提出的文比,就是这么一盘棋。我们天天说继承传统相声,但主流相声很是不屑,认为我们说的不是传统相声。如果真按传统来说,我们确实都经过了改良……”
      “郭老师,你是认为吴起延在传统相声方面高过我们?”
      郭德刚抬头,看了一眼萧琪非。
      其实,不抬头也知道是谁在说话。
      屋里一共四个人。
      “琪非你有什么看法?”
      萧琪非站起来,走到郭德刚跟前。
      “郭老师,《战书》上写的啥,我不知道;但我听清了,一个姓吴的老先生,传统相声造诣极深……琪非不才,在此斗胆说一句:当今相声界,论传统相声,无人能与我相比……”
      郭德刚皱了一下眉头,眼皮一耷拉,似有不悦。

第44章 岭南战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