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劝他投奔北京德云社,被他拒绝了。
他曾听一个老艺术在上课的时候,说过一些郭德刚的坏话。
从此,他的心里就有了“饿死不进德云社”的想法。
朋友劝他不要死心眼,郭德刚如果像某些老艺术家说得那么不堪,德云社能做得如日中天?
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婉拒了朋友的劝说,只身来到南方,想硬闯出一片天地。
没想到,下了火车,在公交车上就遇到了一个相声演员在说公益相声、
“各位朋友,依家你?O坐梗???路车。我叫一飞,鬼马又精灵。”
陈辉听不懂粤语,就问旁边一个打工仔,他说的什么。
那人告诉他,一飞是青年相声演员,擅长用粤语说相声。
他立即觉得当头被浇了一盆凉水。
粤语相声?
等自己学会粤语,不知还有没有力气登台。
后来他才了解到,粤语相声与广州城市印象紧密相连,是典型的城市文化符号。
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而已。
“广东人好钟意食鸡,净系一味鸡就有好多种食法:白切鸡、豉油鸡、姜葱鸡、盐?h鸡、太爷鸡、芝麻鸡……”
虽然有一些词听不懂,但艺术表现形式和北方差不多。
况且,这是全国首条粤语相声主题公交线,并不是每个演员都说粤语相声。
于是,在一飞一段单口说完后,陈辉立即递上了自己的名片。
看陈辉是同行,一飞就给他讲了一些岭南相声的特点。
“粤语相声起源于北派相声,流传于岭南地区,是极具岭南本土方言特色的曲艺文化之一。也是中国相声最大的方言相声流派之一。”
“那我是不是不适合在广州发展?”陈辉提出了自己的担心。
“不会的,来了你就知道了。广州是最包容的城市之一,什么艺术形式都能存活。况且,北方人在广州很多的……这样吧,我认识一个北方老板,他的酒店里就安排有说相声的。我帮你介绍一下,先稳住再说。”
一个电话拨过去,一飞帮着陈辉联系到了那个老板。
陈辉就在酒店里开始了兼职说相声。
虽然这是一家北方人开的酒店,但来就餐的本地人也很多。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凡是粤语相声演员上台,本地人都咿咿呀呀地跟着快乐。
只要他和搭档上去,很多人立即埋头喝酒吃饭,好像他的作用,就是让食客好好吃饭一样。
他觉得,自己在广州,要失败了。
他在酒店兼职,基本没有工资。
老板管一顿饭,挣钱多少,看客人的打赏了。
这样一来,不受欢迎的陈辉万念俱灰,几乎要打退堂鼓了。
直到有一天,他在表演的时候,听到大声的叫好声。
循着声音看去,是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
从穿着上看,就是有钱人。
这是陈辉兼职以来,听到的第一声叫好声,激发了他的艺术表现力。
整段相声,演出效果非常好。
节目结束,服务生用盘子端上来一叠钞票、一个名片和一个纸条。
陈辉的搭档先把钱抢过来,数了一下,惊呼道:“我们今天遇到财神爷了!竟然有五千块!”
陈辉则拿起纸条,见上面写着:
今天有事,就不聊了。如果想在岭南发展壮大,请抽空联系我。
拿起名片,上面写着:白天驰。白云天建筑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
第54章 饿死不投德云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