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听说萧琪非是相声大师转世,吴起延没有不信,而是一下子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搭档蒋大洋。
      虽然蒋大洋死的时候只有三十几岁,但是论传统相声的功底,在师兄弟里面也是出类拔萃的。
      至少比他吴起延要强得多。
      只不过,后来吴起延开始入迷研究整理传统相声,才变成了人们口中的相声大师。
      想到这里,一直心静如水的吴起延,心里起了波澜。
      先是愧疚。
      而后是释然。
      是,他对不起蒋大洋,致使他英年早逝。
      如果是他,还记得往事,回来找他,也不为惧。
      现在的吴起延,已经不是当时的毛头小伙子。
      他现在的传统相声造诣,一般人很难匹敌。
      “蒋大洋,师兄,对不住了,那年你毁在我手,如今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咱们上海见!”
      ……
      德云社。
      郭肖虎匆匆找到栾耘平。
      “栾副总,我跟你汇报个事情。”
      “啥事?神神秘秘的!”
      “刚才我三叔打来电话,打听萧琪非的事情。”
      要是别人,栾耘平也就不在意了。
      打听就打听呗,咱又不是违法犯罪团伙,还怕打听?
      但听说打听萧琪非,栾耘平停住手里的工作,将郭肖虎叫到一边,详细了解了刚才的通话。
      “后来,我觉得不对劲,又打回去,问三叔谁在打听萧琪非,三叔说,是他的老朋友吴硕国。”
      栾耘平笑了。
      好嘛,连特工的手段都用上了。
      可见,吴家父子对这次比赛非常看重。
      正在努力做到知己知彼。
      栾耘平将这件事汇报给郭德刚。
      郭德刚倒没觉得有啥不妥。
      就这样,双方都在准备着上海的对弈。
      德云社这边,除了文比环节萧琪非出场,武比环节,打算派出五组——
      岳耘鹏和孙跃打头阵。
      郭琪琳和阎赫翔跟上。
      在下面就是孟赫堂和周久良,烧炳和曹鹤阳,张耘雷和孔耘龙。
      前边四组都是老组合。
      特点明显。
      最后一组是临时搭配的。
      明眼人一看,这就是“炸裂”组合。
      张耘雷练就一身童子功。
      从五六岁就接触传统曲艺,拜师后就每天背贯口,唱太平歌词。
      为了表演时身姿好看,台步、下腰、耗腿也都没少练习。
      为了动作规范,一个姿势去练个成百上千遍也是常事。
      看他的大鼓表演就能看出他的功底,无论表演几场,抬胳膊、稳鼓等动作都那么整齐划一。
      看着都那么规矩。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张耘雷的炸裂不仅仅表现在相声圈,在圈外也开始崭露头角。
      在德云社演员中粉丝最多。
      很多小女生都在他出场时大声尖叫。
      孔耘龙,人称三哥。绰号“敢死队队长”。
      因为几次死里逃生,自带很多梗。
      再加上有点疯癫的表演风格,号称刚死了媳妇的也能让他逗乐了。
      这次为张耘雷捧哏,估计一上节目单,就能引来众多关注。
      一个沉稳,一个疯癫,不知能在台上碰撞出什么火花来。
      人员定下来后,发给吴硕国。
      吴硕国又转给陈辉。
      陈辉看到名单,立即找到白天驰。
      “白董,德云社出战名单出来了。”
      白天驰结果名单,看了看,遗憾地说:“可惜,找到吴大师,也没能引出郭德刚来。”
      陈辉笑道:“白董您有所不知,就现在名单上这些演员,都是德云社的杠把子!尤其是我注意到最后一组,张耘雷和孔耘龙,这两位可是超级组合。这么说吧,上海的这场演出,票得卖疯了!”
      ……
      果然如陈辉所料,史无前例的相声社团大比武,吸引了众多相声迷,虽然票价不菲,但还是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
      2015年11月20日,德云社&白云轩文武对决在上海黄浦江大剧院举行。
      五千个座位,座无虚席。
      过道上也站满了人。
     &nb

第68章 决战上海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