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过世后,他提出想明媒正娶地让卓阳的母亲进门,却遭到老夫人坚决反对。她痛骂卓大人不顾礼法、肆意妄为,大骂卓阳的母亲是狐狸精。“门不当户不对,一个小门小户的人家,你居然还想娶过来做正房太太?你休想!当妾都不行!”而他没有远见的妻子,却在临终前来了一记狠招,她给卓阳的母亲寄了一封信。“吾将不久于人世,还望你多多照顾伯爷…”卓阳的母亲,既气愤她的爱人骗她、欺她,又羞愧于无意之间加速了他的妻子的离世,她拒绝入府,带着儿子卓阳回了娘家。
他在母亲那里跪了一天一夜,终于让母亲同意卓阳入卓家族谱,过继到他的妻子名下,立为世子。他在他爱人的家门前跪了一天一夜,大雨倾盆浇在他身上,却也没能让她回心转意。他高烧病倒在她家门前,终于见了她一面,不过也仅仅是一面,并让他带走了她的儿子。
他终究是愧对她们。他愧对他的母亲,枉她教导;他愧对他的妻子,他负了她;他愧对他的爱人,他欺她瞒她,让她被世人嘲笑。他对儿子卓阳既愧且怜,在他幼时更疏忽了他的感受,之后他又忙于公务,甚少管教。他的妻子娘家终究没有状告他,妻子的哥哥嫂子无能奢靡,他的母亲给了他们大笔的银子封口,而他的仕途一片光明,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朝堂重臣,可以给他妻子的娘家给予极大的照顾。最终在秦家的小妹到了待嫁的年龄,他娶了他妻子的妹妹做了填房,就是现在的秦氏夫人——因为这样可以给她的兄长嫂子省下一笔嫁妆,还可以继续吸卓家的血供他们挥霍。
两个人最终争吵不休,引来了秦氏夫人。“阳儿一腔热血,我等女辈都为之动容,伯爷又为何反对呢?”秦氏的劝说和卓阳的坚决,最终让他点了头。“还好这次北伐只是一个幌子。”他在心里默默道,自己安慰自己,“当初既然同意他习武,自是要让他征战沙场的,不过早了些…”他便带着卓阳深夜造访靖远侯府。
忠定伯府内,主屋灯火通明。“夫人,您为何要帮着世子说话?”秦氏夫人的贴身嬷嬷不解道。“哼,疆场上刀兵无眼,那小子最好死在那里,正好让我儿子袭爵!”秦氏心情愉快地笑道,“他不在府上,我也好收拢人心,把控伯府,省得那小子碍事。”
忠定伯卓大人又和靖远侯江霁聊了一会儿朝政,便带着卓阳告辞离去。送走了忠定伯,江霁一瞅立在旁边的江怜,又想批评他,江怜却已主动认错:“爹,是我错了,孩儿思虑不周,爹打也打得,骂也骂得。”江霁见江怜认错态度认真,便没有再批评他。
第十五章 往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