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杯中酒不满,店里客常新!”
      许诺这还是第一次留意到悬挂在自家酒馆上空的这副对联。
      他依稀记得这副对联是他老爹当年请平安镇的一个秀才题的。
      此时许诺终于明白他老爹在的时候酒馆生意为何不好了!
      “换了吧!”
      打定主意,许诺这才进了酒馆。
      此时酒馆中已经没几个客人了。
      歪嘴和尚、常九爷等几个常客也不知没来还是已经离开了,许诺并未看到他们的身影。
      不过出乎他预料的是,黄老怪却是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里,正悠然自得的抿着小酒,和以往那个愁眉苦脸的形象却是判若两人。
      而狗蛋却是在一旁殷勤的伺候着。
      两人聊得似乎很投机,以至于许诺的出现并未引起狗蛋的注意。
      许诺也没有打搅他们,背着药篓走入了后院。
      看到许诺,小白兴奋的从松树上窜了下来,?溜钻到了他的怀里,亲昵的蹭着他的下巴。
      “好了,别蹭了!”
      许诺多少有些无语。
      自打他特意为小白在后院种了这颗松树之后,小白对他的好感就在一直攀升,甚至最近这段时间晚上睡觉的时候,这只小松鼠都喜欢钻到他的被窝里。
      不过许诺倒是不喜欢被窝里钻一只小动物,每次都把它扔出去,如是几次之后,小白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再也没敢钻他的被窝。
      许诺放下药篓,吩咐刘大嘴整了几个硬菜。
      吃饱喝足之后时间已经很晚了。
      躺到床上熬到午夜时分,许诺又爬了起来,练了两个时辰的嗜血剑法。
      练完了剑,许诺独自一人坐在小院中,抬头望着皎洁的明月,抿着小酒。
      他以前不喜欢赏月,觉得风花雪月之类的离他太远,但是自打梨园老生死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每次看到月亮,他就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许诺苦笑一声。
      接下来一段时间,许诺每天除了去梨园唱曲之外,又专门抽出一个小时时间练起了书法,不为别的,就是想自己写一副全新的对联挂到酒馆上空。
      不过这对他来说难度可不小,因为他以前从来没上过私塾,写出来的字跟鸡挠一样,歪歪扭扭的,完全没眼看。
      每当看到他写的字,连狗蛋都忍不住偷偷笑话。
      足足耗费了半年时间,他写出来的字才稍微不那么难看了。
      重阳节这天,许诺到周侍郎府上送酒。
      送完了酒,他正准备离开,却是被周侍郎请了过去。
      许诺有些纳闷,跟着管家到了会客厅。
      周侍郎似乎心情不错,拉着他喝了一上午酒。
      酒过三巡,周侍郎微醺道:“老夫听说你最近在练字,不知练得如何了?”
      他怎么知道我在练字?
      许诺更是纳闷,怀疑周侍郎在暗中调查自己。
      不过他面上却是并未表露出来:“练了有大半年了,还是不行。”
      周侍郎抿了口小酒:“你小子不好好研究诺酒工艺,怎么改行去研究书法了?”
      “酒馆上那幅对联看起来不是太好,所以想自己写一副上去!”
      许诺秉持着少说话多喝酒的原则,问什么答什么。
      言多必失,尤其是在周侍郎这等官场人物面前!
      “不就是一副对联,找人写便好了,人生短短不过百年,在一行做到出类拔萃已经很难,何必去在不熟悉的领域浪费时间!”周侍郎很是无语,那语气之中都带上了几分责备。
      咱这时间可不叫浪费!
      许诺打着哈哈:“周大人教训的是!”
      周侍郎命仆人取来一副对联布和毛笔,大笔一挥,唰唰唰写下了十个大字。
      诺酒无限好,一杯永流传!
      “可好?”周侍郎撂下笔,笑意吟吟的看着许诺。
      字倒是不错,只是这意境却是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多谢侍郎大人!”
      许诺一脸纯良的收了对联。
      “老夫这字虽不敢说一字千金,可在京城也算是颇负盛名,连当今圣上也是赞不绝口,老夫很少为别人题字,你可知老夫为何帮你?”
      “请侍郎大人指点。”
      “你今日即便不来,过几天老夫也会去酒馆找你,实话告诉你吧,有一个大人物看上了你的诺酒,最近呢可能会去你家酒馆,老夫想请你拿出看家本领,酿出最好的诺酒招待他!”
      许诺恍然大悟。
      “请侍郎大人放心,小民必定竭尽全力。”
      许诺满口应下。
      回到酒馆,他就将对联挂到酒馆上空。
      其实他并不是太喜欢这副对联,但周侍郎题的字,这面子还是要给。
      而至于诺酒的事,早被他抛到了脑后,他可不想特意酿什么更好的诺酒去讨好什么大人物,没那个必要。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南来北往的客商少了起来,酒馆的生意也渐渐减少,日子又变得清闲了起来。
      一直到年关,周侍郎所说的那位大人物也还是没有来。

第12章 侍郎的请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