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九章:天命[2/2页]

草莽之辈 溟沧一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掌,看着懵逼的门客,意识到自己不是在做梦后。
      脸色潮红,情绪激动的李少君连忙开口大喊。
      [德莫盛于孝文皇帝]资料片开启。
      ……
      “诛晁错,清君侧!”
      有如山如海的杂兵龙套,套着写有“吴楚”字样的战袍,从地面那头涌出,向着挡在前路上的梁国发起冲锋,战场变成绞肉机的场面。
      “这是孝景皇帝时期,吴楚七国之乱的事情。”
      [七国之乱]资料片开启。
      ……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有宽袖大袍的使者手持使节,站在腥臭的帐中,无视周遭的利刃和弓弩,怒目相视,寸步不让的场景。
      “唏律律!”
      “万岁,万岁,万岁!”
      此言一出,那东平朝鲜,南伐日南,西拓西域,北却强胡,疆域比暴秦更胜一筹,达到前无古人境地的赤色疯狂地沸腾起来。
      [世宗孝武皇帝]资料片开启。
      ……
      “这是……没见过哎?”
      “等等,前几年是诛灭过朝鲜,南越,可这个宛王是怎么回事?!”
      意识到不对劲的李少君指着模糊的画面大喊一声,惊醒了众人。
      “朝鲜、南越都是叛乱的贼子,这宛王应该也是?”
      幽怨地看了李少君一眼,门客捂着肿起来的脸,有理有据地推测。
      “可我也没听说北阙城门加了一颗宛王的脑袋啊?”
      三教九流,小道消息最流通的游侠儿摇了摇头:
      “只是在关中游侠那里听过一嘴,传闻极西有天马,皇帝派遣侍者去求购。”
      “对了,还有那个世宗孝武皇帝……”
      意识到了第一处不对劲,李少君很快就找到了第二处。
      “该不会说的是今上吧?”
      说这话的时候,李少君舌头都在发颤。
      “孝文、孝景,孝武……”
      “高帝、太宗、世宗……”
      “看起来挺像哎。”
      “嘶~”
      话音刚落,众人倒吸一口凉气,惊骇地看着面前的虚影,不由感慨道:
      “紫仙长,真仙人也!”
      ……
      “呼~”
      就在众人伸长脖子期待接下来的画面,验证自己猜想的时候,紫轩突然朝着前方吹了口气,面前的虚影消散无踪。
      “所以说,一个国家的灭亡与否,不在于它有没有雄关坚城,而是在于它究竟有没有满足绝大多数人,即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愿望。”
      无视了众人那看断章狗的杀人目光,紫轩继续摸着游侠儿后脑勺,抱有期待地说道:
      “你现在明白为什么要去函谷关了吗?”
      “因为那里人……不,吃不饱饭,不得不流浪的流民最多?”
      压下心中想要抽刀砍死断章狗的烦闷,忽略了被摸的脑勺,游侠试探性地说道:
      “连年大旱,关东的贪官又多,状况还算好的郡城周遭都出现了吃人村庄。”
      “可想而知,其他地方的百姓是何等的苦难。”
      本来,游侠只是单纯地回答,没体验过那种生活的他并没有特别的感触。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话语说出口,游侠眼前仿佛浮现出了千千万万老百姓无路可走,彻底绝望后一头栽倒,再也不动弹的画面。
      “……仙长,能不能把仙术收了,也不要自言自语,好吗?”
      看着又出现的虚影,游侠儿是一脸的无奈,不知该说些什么。
      “咳咳。”
      握拳放在嘴边,学着大佬轻咳几声,紫轩假装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缓缓开口:
      “不错,既然大汉朝在得到‘天命百载后,无法给民众带来美好,只能带来灾难的话。
      那么,就由下一个人,下一个组织接过这个‘天命吧。”
      看着震惊莫名的众人,紫轩心头满意,语气平淡地开口说道:
      “‘天命传递,永不断绝。”
      “呼~”
      一阵风吹过,一角绣衣从腰部的束甲带中艰难挤出,用力地舒展身体,给紫轩的言论添明了几分说服力。
      毕竟,如果不是完全无法否认的真理,几乎是皇帝狗腿代名词的绣衣使者,又怎么可能说这种话?
      “咚,咚咚咚!”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慷慨激昂的BGM再度响起,虚影上的画面变换,赤色旗帜的飘逸,镰刀锤子碰撞在一起,溅出名为“希望”的火花。
      紫轩面带微笑地看着众人,绽放出了温暖人心的光芒,这光芒深入群众,绝不高高在上。
      “……”
      这一刻,无论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李少君;还是念头不纯,打着利用念头的门客;亦或是震撼莫名,不自觉泪流满面的游侠;甚至是周围那些不明觉厉,只知道跟着“大人物”的龙套官兵们。
      众人都怔怔地看着紫轩,看着这个口吐狂言,将被神化的“天命”挂在嘴边,身体发光(划重点)的家伙。
      “仙,仙长果真是真仙人呐!”
      最终,还是“社会人”门客率先从惊愕中挣脱,朝着紫轩一拜,不顾红肿的脸颊,大声喊道:
      “百载岁月自手中浮现,秦末战乱自当今陛下的种种事迹了然于心,这不是真仙?是什么!”
      “哗啦,拜见紫仙长!”
      话音刚落,习惯跟随“大人物”,和“大人物”保持一致的官兵们齐刷刷地一拜。
      “多谢仙长指点,小人这就去散尽家财,前往函谷关。”
      明白了自己将要做什么,游侠儿神情悲伤,并没有如同官兵们一样下拜,而是朝着紫轩微微躬身,告知一声后,就转身离去。
      “我要把这个道理传播出去,传播到天下的每一个农民耳中,让所有人都知道——
      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凡是忤逆满足天下人愿望的家伙,都会被无可阻挡的力量摧毁!”
      “你这个妖……”
      属于统治阶级预备役的呵斥还未发出,李少君就被门客摁了下去。
      “莫要在仙长面前失了礼。”
      拉了拉衣袖,门客看着李少君,半是警告半是提醒地说道。
      “……”
      沉默片刻,深吸一口气,李少君正了正衣冠,发颤的双手互相握住,一拜而下:
      “李少君,拜见仙长。”
      ……
      注一,这几句话都出自项羽本纪,感兴趣地可以去看。
      也可能有人疑惑,为什么秦统一六国,武帝伐匈奴这种大事件都一笔带过,区区一个项羽却写这么多?
      嗨,没办法,谁让司马迁老人家是项羽粉呢,用了人家的书,也得爱憎分明啊。
      注二,冯唐易老的主人公冯唐和孝文皇帝的谈话,
      [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
      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
      上曰:“何以?”
      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
      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
      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柰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能看出来,孝文皇帝绝对能称得上“明君”,而冯唐易老也不是毫无理由的。

第三十九章:天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