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四章:瑕丘江公[2/2页]

草莽之辈 溟沧一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众人默默地咽下了恶言恶语,保持了沉默。
      “吱呀。”
      就像是赶巧了一样,室内刚刚平静下来,木门就被推开,刘据急匆匆地从外面走进。
      “太子。”
      “太子,太子。”
      正主来了,众人自然是不敢再吵嚷,躬身的躬身,作揖的作揖,不约而同地向着太子行礼。
      “诸位,辛苦了。”
      刘据停下脚步,敷衍地朝着众人拱了拱手,微微躬身。
      “不辛苦,不辛苦!”
      “为太子门下走狗,奔走何足惜!”
      一声声叫好声响起,还好,木门被推开就发生在刚才,众人心中还有着一丝忌惮,没有过于吵嚷。
      微微颌首,算是收了众人的忠心,刘据加快脚步,略过身旁“花枝招展”的人群,几步走到江公面前,躬身下拜:
      “江公,陛下到何处了?孤可来晚了?”
      “太子晚矣。”
      欣慰地看着推门而入的“太子”,拍了拍肩膀,江公颤巍巍地俯下身,附耳道:
      “太子,陛下未至上林,路中遇虎,幸得李少卿、苏子卿等力战,搏杀猛虎。”
      “如今,车架受惊,陛下已然是回转长安了。”
      “陛下遇虎?!”
      听到这等劲爆消息,刘据的表情瞬间凝固,心中形成了无数想法:
      “虽未说陛下如何,但路遇猛虎,随从仅十余骑,车架要是有个万一,万一……”
      “啪。”
      反手抽了自己一巴掌,打断了这个想法,刘据腾地一下站起,朝着江公一拜,没有丝毫犹豫地转身离开:
      “江公,陛下受惊回转,孤必须要回长安。”
      “太子,陛下情形未明,急忙返回,若是落入他人手中,岂不是……”
      不知道为啥,关键时刻,总有那么几个人开口,指出“合情合理路线”的不对劲。
      这不,那位照看江公的弟子就忍不住脑补了一下,又忍不住开口劝了一下。
      “住口。”
      刘据没说话,江公就已经被气的须发结张,用手指着自己的弟子,怒斥道:
      “父惊,为人子者,岂能不在身前?”
      “尔等胡言,是要离间陛下与太子吗!”
      “江公,弟子只是担忧太子为奸人所欺。”
      跪倒在地,弟子抬起泪流满面的面孔,喊道:
      “江公,弟子绝无离间之意。”
      “江公。”
      眼看江公还要动怒,刘据连忙拉住江公,小声劝道:
      “不必动怒,孤想来,女弟子应是无离间之意。”
      “太子……”
      听到这话,弟子当即浑身一颤,抬头地看向刘据,眼中流露出感激之色。
      “唉。”
      作为一个三纲五常,君父论者的老儒生,江公并没有对此出言赞叹,说什么“哎呀呀,太宗文皇帝再世”,而是叹了口气,面色愁苦地看着刘据,近乎是掏心窝地说道:
      “太子,过多的仁慈只会让你深陷泥潭。”
      “有刑有德,有惩有赏;让人敬,让人畏,大过让人爱,这才是君王之道。”
      “哈,江公,好一番二柄之论。”
      赞叹一声,刘据含笑看着江公,玩笑道:
      “若不是知道您老师从鲁申公,就凭这句话,孤还以为您学的是申、韩呢。”(注一)
      “太子,故张延尉都曾以春秋决狱,老儒学一点申、韩,也算不上什么惊奇的事情吧。”
      撇下不孝弟子,看向刘据,江公同样回以玩笑。
      “故张延尉……”
      迟疑了一下,正处于年轻人臧否人物时期的刘据还是摇了摇头,直言道:
      “故张延尉虽为人多诈,善舞智以御人,但元鼎二年那事,陛下着实是做错……”
      “太子!”
      和蔼的江公瞬间变色,抬起手指着刘据,怒喝道:
      “为人子者,何能敢议父之过!”
      “江公……”
      “陛下车架已回转长安,太子还是速速追去吧。”
      不给刘据解释的机会,江公直接把话说死,眼一闭,就开始赶人。
      “江公。”
      “……”
      “既如此,孤先行一步。”
      发现江公是真的动怒了,刘据也不再言语,双手相握,朝着四周微微躬身,就蹬蹬蹬,疾步离去。
      “太子。”
      “太子慢行,太子慢行。”
      周围响起一连串的恭送声。
      ……
      注一,瑕丘江公,一位和董仲舒齐名的儒宗,
      [瑕丘江公,受《?梁春秋》及《诗》于鲁申公,传子至孙为博士。
      武帝时,江公与董仲舒并。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江公呐于口,上使与仲舒议,不如仲舒。而丞相公孙弘本为《公羊》学,比辑其议,卒用董生。
      于是上因尊《公羊》家,诏太子受《公羊春秋》,由是《公羊》大兴。太子既通,复私问《?梁》而善之。——《汉书·儒林传》]

第五十四章:瑕丘江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