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六章:“佞臣”上官桀[2/2页]

草莽之辈 溟沧一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一道黑影探出,追上着后退的魁梧士卒,长戟灵活地绕过遮盖小半个身体的盾牌,从上至下,深深扎进肩膀。
      “呃,哐。”
      闷哼一声,那受伤的左手举盾上撩,磕开肩膀上的长戟。
      “哗。”
      长戟如料上扬,却也带出了一大捧血肉,并在肩膀上留下了一个隐约能看到骨茬的窟窿。
      一波大出血,魁梧士卒的脸色瞬间惨白下来,力气消散一空,徒劳地跪坐在地。
      “刷。”
      长戟止住上扬的势头,猛地下压,戟尖搭在脖颈上,划出一道血痕,魁梧士卒被俘了。
      厮杀结束,李陵部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
      “司马,阻挡之敌已尽数击溃。”
      挣扎着从盾牌版担架上爬起,浑身是血的传令兵抬头看向李陵:
      “来犯之敌正在进发,还请司马下令。”
      “……”
      扫过周围那些略显疲惫的面孔,李陵抬手止住了欲要拼死的传令兵,温声道:
      “还能不能撑住?新的一批匈奴蛮子可就是要来了。”
      “能,别说再打一场,就算是再打十场,也能。”
      摸了把脸上的血水,传令兵用力点了点头,请命道:
      “司马,卑职还愿为……”
      “打住,我问这个,可不是逼你去送死。”
      摁下想要起身的传令兵,李陵拍了拍手里的大黄弩,半是骄傲半是安慰地说道:
      “啪啪,神射神射,怎能无裨将祭弩?”
      “且瞧好,看我是如何一箭就将其射杀。”
      豪气地打发完传令兵,李陵扭头看向韩延年,一改方才的温声,厉声厉色地:
      “一会听我号令,我往哪射你就往哪射,胆敢有延误,坏了我的大事,我就那你祭弩。”
      “……”
      嘴角一咧,韩延年有心学着卖惨,可低头看了看自己那一处伤口都没有,完全不像是上过战场的身体,哪有什么惨可卖?
      只得叹了口气,闷闷应道:
      “明白,您射我射,您不射我不射。”
      “嘿,给你功劳分,你还不乐意?”
      有些不满韩延年的态度,但李陵也没说什么,抬头看了一眼速度加快的援军,就低头摆弄起怀里的大黄弩来,想要给它上上弦。
      “嘎吱……嘶。”
      双手摸上弓弦,刚向上一拉,臂膀处就是一痛。
      半扯掉上身甲胄,露出右肩,入目一片青紫,看样子,短时间内是动不了大力气了。
      李陵眉头紧皱,不由暗道:
      “刚刚反震的青伤还没下去吗?麻烦了,我没带绞盘,如今只能靠臂力上弦。”
      也不知是自傲,还是为了凸显神射,故意不带绞盘的李陵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不用大黄弩,那就只能用普通强弩了,虽然不耽误引导,但却没那股威猛气势啊。”
      李陵陷入了维持神射人设的纠结,只是那越来越近的敌人容不得他犹豫。
      “匈奴人马上就要到了,不能再耽搁了,用普通强弩就是……”
      “等等,这伤是第一次射击时留下的,而我一共射了两次,第二次不是我上的弦!”
      双眼闪烁不定,李陵突然扭头看向那些紧跟着自己的拍马士卒们,目光锁定在一位最为雄壮的士卒身上,抛出一连串的问题:
      “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又是为什么来我这的?”
      “禀司马,某乃陇西上?上官少叔,以武勇给期门。”
      拍马士卒,哦不上官桀下意识地露出拍马的笑容,谄笑道:
      “至于为何来此?当然是久闻陇西李氏威名,特来投将军的。”
      “……”
      知道了这人不凡,如今再看笑容,李陵只觉得汗毛倒竖,后脚跟冒出一阵凉气。
      “这,这人到底在我身旁看我看了多久?又看出了多少东西?”
      “刷,陇西上?上官少叔?未央厩令上官桀?!”
      想到这里,李陵连不远处的匈奴人都顾不上了,直接大黄弩怼脸,冷声道:
      “一个陛下眼前的红人听闻我的威名来投?
      呵,我李陵还有点自知之明,不觉得自己,或是陇西李氏有这种能耐。”
      “啪啪。”
      收敛起笑容,拍了拍有些发福迹象的胖脸,上官桀肃然正色道:
      “受霍子孟之托,特来与司马同往塞外一行,既观又报。”
      “我何如人?”
      指了指自己问道,李陵故作镇定,实则忐忑不已。
      同为年轻一代,同为陇西郡人,但已经初步获得刘彻信任的上官桀可比李陵说话有分量多了。
      不说别的,回去给刘彻打个小报告,说他有乃祖之风,数奇,那李陵在刘彻一朝基本上是别想出头了。
      毕竟,晚年刘彻对迷信这一套向来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
      至于说李陵的军事才能……
      笑话,大将军还活着呢,你能强过大将军?不能,那你凭什么让刘彻高看一眼?
      你又不叫李广利!是人家刘彻的小舅子(小声
      ……
      嗯,史书中关于上官桀的记录并不多,只有几个重点记载,用一张嘴得到了刘彻的信任,靠着外孙女在外戚传中有一小块篇幅;
      牵着李广利的尾巴,在大宛列传里有一小块篇幅;
      和金日?、霍光一起镇压莽何罗的叛乱,进而受遗诏成为辅命大臣;
      和燕王旦、鄂邑盖主组成了小团体,意图颠覆国家政权,另立新君,却被年幼的刘弗陵一句[大将军忠臣]配合着霍光拍死;
      更关键的是,他前半生的很多事都没有准确的时间记录,只能通过李广利伐大宛、公孙贺以太仆为丞相,以及刘彻巡幸甘泉的记载来推断,
      上官桀得到刘彻信任,担任未央厩令的时间要早于太初四年,最有可能在元封二年,或是元封四年(这两年都有刘彻巡幸甘泉的记载)。
      因为征伐大宛后,上官桀就因功升任少府了,不可能再去当未央厩令这个太仆的下属令丞。
      他当太仆的时间存疑,不知道是接公孙贺的班(太初二年),还是接公孙敬声的班(征和二年)。

第一百零六章:“佞臣”上官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