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八十九章:遇河成桥,遇风生翼[2/2页]

草莽之辈 溟沧一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平日供你吃喝,任你驰骋,今日到了用你的时候,快些,再快些!”
      “唏律律。”
      扬起脖子一声长嘶,马儿陡然加快四蹄迈动,速度再提一截。
      “呼呼~”
      迎面冷风从肋间刮过(肋下生风,马背上右贤王只觉飘飘似仙,好似乘云飞升一般。
      “哈哈哈,本王有撑犁庇佑,遇河成桥,遇风生翼,李陵小儿能奈我何?”
      还别说,就看追兵只有李陵一人,他也只有一只弩,马上瞄准困难重重的现状,还真有那么几分道理。
      “嗡嗡~”
      今夜,老天爷就好像跟右贤王过不去了一样,他刚说完这话,身后就响起密集的弓弦嗡鸣和驽矢发射的呼啸。
      “!”
      右贤王把头埋在马鬃间,向后一瞧,只见“无数”闪烁寒光的驽矢从身后袭来,顿时亡魂大冒,哀嚎道:
      “吾命休矣。”
      “咚咚咚。”
      上百下的叮咚响完,地上留下一片醒目的“白羽”,逃命小分队大破,十八人中有十五人被射杀、射翻。
      剩余三人中也有两人背后都插了数量不等的箭矢,鲜血汩汩冒出,走了一地也就流了一地。
      “滴答滴答。”
      大失血的两人勉力趴在马背上,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掉下马,也许是一道力度不大的风,或许是翻越一个小坑带来的颠簸。
      但让人奇怪的是,最后那个大喊“吾命休矣”右贤王毫发无伤。
      “啪啪。”
      难以置信地上下摸了摸,右贤王的胖脸上闪过不可思议、惊愕、恍然大悟一连串的表情,最终收敛起情绪,摆出一副神棍的模样,张开双臂,仰天高呼:
      “撑犁护我,万箭不沾身。”
      “不沾身不沾身。”X2
      听闻此言,后背都快被射成了筛子的随从们张开嘴,有气无力地哼唧了几声,算是尽到了小弟的义务。
      “……”
      这波,这波用科学合理解释也是能解释的,
      一方面是驽矢射击距离过远,威力减弱,又是匆忙射击,准头不佳;另一方面,贪生怕死的右贤王就跑在小队的最前面,距离汉军最远。
      如此,再加上一丢丢运气,也就成了“万箭不沾身”的奇迹。
      不过,汉军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司马,司马。”
      低呼几声,陈步乐一加马腹,赶到前头和李陵并马而行,火把指向?N?N跑路的右贤王,话语中颇有些惊疑不定:
      “刚刚发矢足有近百,为何没有一支箭沾到这胡犭,胡王身上?
      “难道,这胡王真的有什么庇佑?”
      陈步乐可没有上帝视角,也不能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在这个追杀的要紧时刻,从小听“志怪故事”、《XX话本》听到大的他本能去封建迷信这方面去想,又受到右贤王的暗示,当场得出了神鬼庇护的结论。
      “说的也是啊,胡王天眷这般浓郁,我等不如放他一马?”
      “不闻,高皇帝有言,‘两贤岂相?鲈眨 ??韭砟?橇炀??剩??呛?酰?趺茨芑ハ辔?涯兀?故欠帕税伞!
      亲眼目睹这一奇迹的前排追击兵卒们也纷纷出声附和。
      只是,封建迷信可以理解,引用高皇帝故事又是几个意思?
      是暗示我李陵李少卿要当“丁公”,结局是要被人砍了脑袋吗?
      想到这,李陵嘴角一抽,心中那点冒出来的放人心思瞬间消散。
      “後高帝斩丁公,诫之曰,‘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大声呵斥,狠狠瞪了眼说“高皇帝有言”的那人,李陵松开缰绳,双腿加紧马腹固定住身体。
      他把手伸进怀里摸了摸,掏出一块为了挡箭矢塞进去的黄帛布,迎着风一抖,数行沾了汗液,墨迹有些散的诏令随风飘扬。
      ……
      遇河成桥;
      [……东明善射,王恐夺其国也,欲杀之。东明走,南至施掩水,以弓击水,鱼鳖浮为桥,东明得度,鱼鳖乃解散,追兵不得渡。东明因都王夫馀之地。——《裴注》]
      这个神话小故事被裴松之大佬载于《三国志·乌桓鲜卑东夷传》中,用现在的目光看来,老套得很。
      丁公故事;
      [……季布母弟丁公,为楚将。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鲈眨 庇谑嵌」????梗?和跛旖馊ァ
      及项王灭,丁公谒见高祖。高祖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斩丁公,曰:“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什么叫翻脸不认人,什么叫黑白是非一张嘴。

第一百八十九章:遇河成桥,遇风生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