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零一章:论一个匈奴起义军向大汉狗腿的转变方式[2/2页]

草莽之辈 溟沧一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着这个“聪明”的好手下,幽幽道:
      “那便依你,把马与我,你去寻他人共乘。”
      和那些只懂得皮毛,不依不饶强求的族人不同,无师自通走狗技巧的龙套二号深知过犹不及的道理。
      上演这套的目的是为了留下好印象,而不是为了上演而上演,若因此留下了“胡虏习性,不堪大用”的评价,那就得不偿失了。
      龙套一号(鼓掌):啪啪,说的好哇,只是我有一点不明。
      你先前说要“矫枉必须过正”,现在又说“过犹不及”,那到底是过正呢,还是不及呢。
      龙套二号(不耐烦):当然是视具体情况而定,因地制宜了。
      龙套一号(追问):具体的情况有几种,又各自对应着两种中的哪一种?又是谁来判断?
      龙套二号(怒气发作):你这厮忒多嘴,老实交代,是不是诚心找龙某麻烦的?!
      龙套一号(抱拳):害,我一想马上就要翻篇,重新当回聚光灯下的主角,这心里激动的,嘴巴就管不住,原谅则个,原谅则个。
      龙套二号(狐疑):主角,你?
      龙套二号(上下打量):顶着“龙套一号”称呼的人有很多,有匈奴的,也有汉军的;有死掉的,也又没死的,尊驾是哪位啊?
      “噗嗤。”
      一道利刃捅入心口的声响过后,原本神气十足的龙套一号石化似得站了好一阵子,僵硬的脸上才挤出一抹笑容。
      龙套一号(似哭非哭):我是谁?我是爱吐槽的紫萱(划掉)轩啊!
      龙套二号(恍然):哦,原来是您啊,只是……
      龙套二号(欲言又止):怎么换了个称呼,让我都认不出来了。
      “噗嗤。”
      又是一声利刃捅心的噗嗤,龙套一号哦不,紫轩的脸色很是残念。
      紫轩(似笑非笑):别提了,都是管不住嘴的错,日后……日后,一定改正,不再犯错。
      ……
      “诺。”
      手下的回答把龙套二号从恍惚中拉了出来。
      还不等他详细探究一下刚才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的千古哲学难题,手中就被塞进了一截缰绳。
      “统领,马缰给您了,我去和人搭马啦。”
      告辞声中的信息与解脱显而易见,握着缰绳的龙套二号抬起头,看着那“逃离”的身影,不由产生了一个任何一名严苛领袖都产生的怀疑——
      “我平日里是不是待他们太过苛刻了?不然,何至于视我为洪水猛兽啊。”
      就像历代的严苛领袖一般,这种怀疑自身的想法只在脑中盘旋了一下,就被压下。
      “……算了,现在还不是想这件事的时候,先逃出胡营再说。”
      “蹬,唏律律。”
      翻身上马,一扯缰绳,马儿人力而立,前蹄在空中踢踏数下。
      做出这种控马动作,龙套二号自然不是为了炫技,他是为了引起注意,让所有人都看向自己。
      没办法,谁让他恍惚间和人对话着实耽误了不少时间,一些人(以被吓跑的降胡为主)又开始瞎嘀咕起来了呢。
      “我跟你们说,统领笑起来起板着脸还吓人嘞。”
      “真的假的?”
      “亲眼所见,怎是假!”
      “唔,你这么一说,我再看也觉得统领板起脸……”
      类似的糟心话使劲往耳朵里钻,听得龙套二号脸拉得老长,越听越气。
      预计要作的出动誓言也不讲了,他抽出长刀向营外的方向一指:
      “出发!”
      “咚咚咚。”x18
      早就憋着一口劲的众人飞马奔出,或是二骑一并,或是一骑独行,拉出一条细长的行军队列,掀起滚滚烟尘。
      “咳咳。”
      追赶不及(应付公事)的原败兵,现追兵很从心在止住脚步,往尘兴叹。
      “可恨,某家晚到一步,若贼子无马,定要将其一网打尽。”
      “哎,贼子逃走固然可恨,但更可恨的是那个放贼子牵马进来的人。”
      接过话茬,有人眼珠一转,立起了一个存不存在不知道,反正不在眼前,可以随意开火的靶子。
      “说的对,要不是他放马进来,我们怎会在这吃灰?呸呸。”
      说话间急于甩锅,以至张嘴太大还真吃进了土,连啐好几下,倒是颇为“真情流露”。
      “哼,还能是怎滴,无非就是交钱进马呗。
      “依我看,贼子为了把这十好几匹马带进来,肯定使了好些钱,那人也一定是吃的肚皮溜圆。”
      “勇士死敌手,污吏满肠肥;借问马儿何处来,原是孔方现神威。呜呼哀哉!”
      你一言我一语说罢,已是泪流满面,低沉的气氛弥漫。
      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他们有多么“冤屈”呢。
      “吁,咚咚。”
      “请问,刚刚那队骑从去了哪个方向?”

第三百零一章:论一个匈奴起义军向大汉狗腿的转变方式[2/2页]